打怕怕dɑpɑpɑ
传统丧葬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稍有不同。旧时讲究葬后设庐于墓,由孝子素食护冢,后演变为围墓以薪,点火烧之,俗称打怕怕。秦都、渭城、兴平一带,亡人葬后一连三晚,孝子都要去坟墓,用守丧时铺在地上的麦草绕坟撒上一圈点燃,一为亡者灵魂壮胆打怕,免受邪魔欺凌;二为亡灵作伴除寂,借以表示不忘亡人恩德。淳化人打怕则由孝子扛上水担至坟前,燃火、化红,然后扛上水担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转边喊道:“爸(妈)!你不怕!儿给你打怕哩!”第二天晚上在半路,第三天晚上在家门口。
汉族民间旧时丧葬风俗。亦称“做伴伴” 。流行于陕西省韩城及其他一些地区。老人葬后当夜,孝子偕同主要亲戚到死者坟地,先焚化纸钱,然后从左右各绕坟墓三圈,孝子口中念: “左三匝,右三匝,你娃给你打怕怕,是狼是虎不怕它!” 第二夜,在半路举行; 第三夜,在村口举行。回来时,孝女在大门外接应,同哭到灵前。有些地区在打怕怕时还给邻近坟墓烧纸奠酒。民间以为可以给死者 “壮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