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扒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扒窃páqiè

〈动〉偷窃别人身上的财物:小偷扒窃走了钱包。
【同义】盗窃│偷盗 │偷窃。

扒窃pá qiè

动词。从别人身上盗取财物,用于贬义。
【例】 慢慢地,他又学会了闯荡江湖,偷盗扒窃,终于 “掉了脚”。(《法制与文明》 1985年第10期23页)

偷盗方式

偷盗方式

从别人身上偷财物:扒(扒窃)
像鼠样偷窃:鼠窃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鼠窜狗盗
撬门、锁等进行偷窃:撬窃
入内偷盗:拊楗 拊键
入室盗窃:穿房入户 穿房入室 穿房入阁 穿门入户 穿堂入室 入户穿房
 乘人不备入室行窃:溜门
到处流窜行劫:流劫
侵占盗窃:侵盗
 侵凌盗窃:突盗
抢劫偷盗:钞盗
 抢杀偷盗:椎埋狗窃
抢掠偷盗:抄窃

☚ 偷窃钱物   抄袭 ☛

扒窃

又称“绺窃”。利用掏包、割包、调包等手段,秘密攫取他人携带财物的犯罪行为。主要特点是:
❶多在人员拥挤处作案。常活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店、影剧院、餐厅、农贸市场等人员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电汽车、火车、轮船上。
❷偷窃的物品,多是失主随身携带的现金、票证及其他轻便物品,一般不具有明显特征,难于控制和识别。
❸案犯成份复杂。有惯犯和偶犯,本地的和流窜的,在职的和闲散的等。
❹现场利用价值不大。罪犯趁失主不备时行窃,动作迅速,不易被人察觉,失主往往不能确指被窃地点。即使确认了被窃现场,留下的痕迹也常被破坏,失去实地勘查价值。
❺作案手法多带有习惯性,有的惯于掏包,有的惯于割包,有的则惯于拎包或调包。
❻发案有一定的规律性。秋冬季节、重大节日、群众集会、发放工资以及上下班公共电汽车人多拥挤时发案较多。
❼罪犯多为惯窃,曾多次受到打击,公安保卫组织掌握其前科材料。

扒窃

又称“绺窃”。采用掏包、割包、拎包的方式窃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盗窃的一种特殊方式。具有活动范围广、流窜作案多的特点。罪犯经常在人多拥挤的商店、市场、车站、码头、影剧院以及公共汽车、电车、火车上作案。一般经过反复观察,选择和确定行窃对象。行窃目标一般选择现金、票证或小型物品。作案后常将窃得的现金立即挥霍,小型物品多被毁弃,侦查中难以查获。犯罪手段简单迅速,作案后立即逃离现场,失主不易察觉,现场无法勘查。作案成员往往多次被抓获,有对付审讯的经验。

扒窃

pick and steal;frisk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