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地区政府颁行的财政管理法规。 1931年12月1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制定公布,条例共分14条,其主要内容是统一苏区财政收支管理。条例要求:一切财政收支概由上一级财政机关裁决;各级财政收支均于每月25日前向上一级财政机关造报预算,上一级财政机关据预算核发用款通知,下级财政机关负责人与用款单位负责人联署后领款使用;每月10日前向上一级财政机关报告上月决算并随送用款单据,以备审查,同时,财政所用帐册单据,一律遵用中央财政部统一格式。此条例颁发以后,因为各级各单位的财政收、支、管没有严格分开,会计制度尚未统一,国库制度亦未建立,故该条例颁布后,财政管理并没有真正统一起来。1933年1月,苏区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统一会计制度,提出了六点具体要求,主要是“收钱的、管钱的、领钱的、支配钱的四个机关分开”,各负其责,收支划分,统一会计科目,统一簿记单据与记帐方法,建立国库系统。此后革命根据地财政管理逐渐步入正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