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才调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才调集

才调集

诗歌总集。五代后蜀韦縠编选。縠曾仕后蜀主孟知祥为监察御史。十卷,每卷一百首,包括唐代各个时期诗作,但不按时代先后编排。所选多晚唐诗作,且偏重闺情,风格秾艳,反映了晚唐五代诗坛所尚。今有《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影宋写本,明汲古阁本等。又有清初冯舒、冯班《二冯评点才调集》十卷,清吴兆宜《才调集笺注》十卷。

☚ 又玄集   唐百家诗选 ☛
才调集

才调集

唐诗总集。十卷。唐末五代韦縠编。“才调”,犹才气,指文才。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谓唐末“郑卫之声鼎沸,号之曰今体才调歌诗”。集名出于此。此集编选宗旨,见韦縠自序:“或闲窗展卷,或月榭行吟。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但贵自乐所好,岂敢垂诸后昆。”每卷一百首,共录千首,为今存“唐人选唐诗”中选诗数量最多的一种。所选诗作以中晚唐为主,尤重晚唐诗,颇多男女情爱之词,流丽艳逸之作,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习,未为无见”。其不选深厚之杜甫、奇崛之韩愈,或出于此。此书编次无序,作者不以时代为序,略有重出,且有误收,然搜罗、流布唐诗之功不可泯。《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皆著录此集。清代有评注本问世,如冯舒、冯班《二冯评点才调集》,殷元勋、宋邦绥《才调集补注》,吴兆宜《才调集笺注》。有述古堂影宋钞本,《四部丛刊》即据此本影印。又有汲古阁刊本。《唐人选唐诗(十种)》收录本集,即据《四部丛刊》本排印。

☚ 又玄集   文章龟鉴 ☛

才调集

余少博群言,常所得志,虽秋萤之照不远,而雕虫之见自佳。古人云: 自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也。又安可受诮于愚卤,取讥于书厨者哉? 暇日因阅李、杜集、元、白诗,其间天海混茫,风流挺特。遂采摭奥妙,并诸贤达章句,不可备录,各有编次。或闲窗展卷,或月榭行吟,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但贵自乐所好,岂敢垂诸后昆。今纂诸家歌诗,总一千首,每一百首成卷,分之为十目,曰《才调集》。庶几来者,不诮多言,他代有人,无嗤薄鉴云尔。(韦縠《才调集叙》)

蜀监察御史韦縠编唐人诗一千首,每一百首为一卷,随手编成,无伦次。其所宗者虽李青莲及元、白,而晚唐人诗十居其七八。(胡震亨 《唐音癸签》 卷三一)

韦縠 《才调集》所选唐人古律歌诗凡一千首,中如元稹、李商隐、温庭筠、韦庄各五六十篇,而佳者多遗、高、岑、王、孟诸公仅见一二,而又非所长; 至不知名者十居二三; 晚唐怪恶、亦每每而见。自题曰:“暇日因阅李杜集、元白诗,其间大海混茫,风流挺特,遂采摭奥妙,并诸贤达章句”云云。今所选,杜又不录,岂以元白为有调,杜反为无调耶?(许学夷 《诗源辩体》 卷三六)

《才调集》乃西昆门户,《瀛奎律髓》 则西江皮毛。较其短长,《才调集》未至误人。《瀛奎律髓》无论其他,只此四字名目,已足贻笑无穷。(李重华《贞一斋诗说》)

《才调集》 目录云:“古律杂歌诗一百首”。古者,五言古也; 律者,五七言律也; 杂者,杂体也; 歌者,歌行也。此是五代时书,故所题如此,最为得之。(吴乔《围炉诗话》卷二)

《才调集》 载王之涣《惆怅词》,容斋因之。无论其诗气格迥异,而之涣开元时人,乃预咏霍小玉、崔莺莺事,岂非千古笑柄。按《惆怅词》乃王涣所作,涣字群吉,晚唐人,诗载计敏夫《纪事》,今正之。(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凡例》)

韦縠 《才调集》选,固多明丽之篇,然如《会真诗》 及“隔墙花影动”等作,亦采入太白、摩诘之后,未免雅郑同奏矣。奈何阐扬其体,以教当世耶! (沈德潜 《说诗晬语》)

自序称观李杜集、元白诗,而集中无杜诗。冯舒评此集,谓崇重老杜,不欲芟择。然实以杜诗高古,与其书体例不同,故不采录,舒所说非也。其中颇有舛误。…… (韦)榖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习,未为无见。至冯舒、冯班意欲排斥宋诗,遂引其书于昆体,推为正宗。不知李商隐等,《唐书》但有三十六体之目,所谓西昆体者,实始于宋之杨亿等,唐人无此名也。( 《四库全书总目》)

冯定远班表章《才调集》,寝食以之,尤工为艳词。(杨际昌 《国朝诗话》 卷二)

李廓乐府,视张、王大减。不知《才调集》何以舍仲初而独取之? 此自是好恶各别。(翁方纲 《石洲诗话》卷二)

韦榖《才调集》,未免雅郑同陈,而冯定远批本,又近于拘俗,幸渔洋先生删为善本,诚韦氏之功臣也。(田同之《西圃诗说》)

风骚而后,诗学莫盛于唐,前后选本不一,于蜀则有监察御史韦縠《才调集》十卷,诗千首,一百七十余家。大约导源汉魏,沿溯六朝,如原叙所云:“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者。相传始刻于宋时沈氏。前明则有临安陈氏刻本,华亭徐氏钞本。虞山冯定远复得钱、叶、赵、宋诸家抄本,印证校勘,加以评点,蔚为完书,而笺注犹阙,读者惜焉。……或有以是集载李与元、白,不载杜,且多以一人互见各卷,及叙次诸人不拘时代为说者,自属择精语详之义。然縠生五代文敝之际,惟以浓丽秀发求当时粗俚之习,故所录多晚唐而不及少陵,义各有当。《四库全书》称其于诗教有益,询定评也。至于传抄日久,间有凌佚,存参考而寄幽情,好古者往往如斯,况缘殷本而增之又增,其征引也博,其辨析也精,此真艺林之大观,庶几接笺注于选骚者矣。(吴玉伦《才调集序》)

韦御史此集,取诗千首,无体不备,无美不臻。韦生五代文弊之后,特撷初、盛、晚唐之菁华而甄录之,故所采尤为精审。其自序云:“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二语己括此编之全。(邓华熙 《重刻才调集补注序》)


才调集 - 可可诗词网

才调集

唐诗选集。共10卷。卷前的《才调集叙》,署“蜀监察御史韦榖集”,其成书当在五代。《叙》中说:“暇日因阅李杜集、元白诗,其间天海混茫,风流挺特,遂采摭奥妙,并诸贤达章句,不可备录,各有编次。“今纂诸家歌诗,总一千首,每一百首成卷,分之为十目,曰《才调集》。”今按集中崔峒诗1首,在第7卷和第8卷中重出,因此实有诗999首。传世的唐人所编唐诗选本中,以《才调集》规模为最大。本书的编次既不按诗体,又不按作者,每卷之下均注“古律杂歌诗一百首”,一个作者的诗往往分散在数卷中。入选的作者,初、盛、中、晚各期均有,晚唐尤多。《叙》中虽提到“李杜集”,但实际未选杜甫诗。关于本书的特色,《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习,未为无见。“有清一代,此书的评注本较多,如冯舒、冯班《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何焯《批才调集》,赵执信《才调集批校》,吴兆宜《才调集笺注》,纪昀《删正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殷元勋、宋邦绥《才调集补注》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将《才调集》编入《唐人选唐诗十种》,于1958年出版排印本。

才调集

诗总集。五代后蜀韦縠编。十卷。縠里籍未详,仕王建曾为监察御史。此编选诗一千首,卷各百首。包括唐代各时期之作,而不以年代编排。杜甫诗未选入,重在晚唐诗人,尤其是温(庭筠)、李(商隐)一派,题材偏重别情闺怨,男女恋情。《四库全书总目》评曰:“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为唐人选唐诗诸集中篇幅最大之一种,许多名篇字句有异于后世流行本,极有资料价值。清人《才调集补注》十卷(殷元勋笺注,陈邦绥补注),《才调集笺注》十卷(吴兆宜),王士祯有《才调集选》三卷,足见此编影响之大。有影印宋写本,明毛晋汲古阁本,《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抄本。一九五八年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

才调集

十卷。后蜀韦縠撰。韦縠仕王建为监察御史,其里贯事迹均未详。此集每卷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称观李、杜集,元、白诗,而集中无杜诗。冯舒评此集,谓崇重老杜,不欲芟择。然实以杜诗高古,与其书体例不同,故不采录。冯舒所说非也。其中颇有舛误。如李白录 《愁阳春赋》,是赋非诗。王建录 《宫中调笑词》,是词非诗。皆乖体例。贺知章录 《柳枝词》,乃刘采春女所歌,非知章作。其曲起于中唐,知章时亦未有。刘禹锡录《别荡子怨》,乃隋薛道衡昔昔盐。王之焕录《惆怅词》,所咏乃崔莺莺、霍小玉事,之焕不及见。实王涣作。皆姓名讹异。然颇有诸家遗篇。如白居易 《江南赠萧十九》诗,贾岛 《赠杜驸马》诗,皆本集所无。又沈佺期 《古意》,高棅窜改成律诗。王维 《渭城曲》“客舍青青杨柳春”句,俗本改为 “柳色新”。贾岛 《赠剑客》诗 “谁为不平事”句,俗本改为谁有如斯之类。此书皆独存其旧,亦足资考证。韦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习,未为无见。选诗不以年代编排。崇尚晚唐“温李”一派。题材偏重别情闺怨。风格秾艳,反映了晚唐五代的诗风,有明毛晋汲古阁本。《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抄本。清人有 《才调集补注》,殷元勋笺注,陈邦绥补注,十卷本。乾隆五十八年(1793),思补堂刻本。清人吴兆宜有《才调集笺注》十卷,吴惠叔抄本。《四库全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 《唐人选唐诗》 (十种),收入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