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手抄新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

手工抄写,公开地向社会出售的新闻纸片,为近代报纸的雏型。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故又称威尼斯公报。15世纪开始流行于罗马、巴黎、里斯本、布鲁塞尔、伦敦等西欧大城市,到17世纪末消亡。
手抄新闻以市场价格、货物、信贷、船期等商业金融信息为主要内容,没有报名,没有固定的发行日期,没有统一的规格。制作者都是个体劳动者,自己收集、编写,自己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西欧各国商人。
手抄新闻制作方便,但发行量很小。发行办法多为沿街叫卖,每份一铜元。意大利文一铜元为Gazetta,后来成为报纸代称。也有张贴在房内,供人阅读,称新闻房; 还有接受预定,邮寄给各地读者。

☚ 口头新闻   印刷新闻 ☛
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

用手工抄发或抄传的新闻报道。是随着文字的发明和普及以及造纸术的发明,人类采用的 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我国古代的报纸最初就是手抄的,如唐朝的“邸报”和宋朝时民间流传的“小报”等。当时各地驻京官邸专门有人负责抄发官方文件和政治消息,这一类抄件称为“邸抄”、“阁抄”、“状”、“杂报”等。自宋朝起有人开始专门靠抄卖“邸报”牟利,后来又发展到手抄出版物。15世纪,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较早出现过这种公开出售的手抄小报。这种手抄小报主要向需要者提供气象、交通、商情、物价、贸易、金融等情况,同时也报告一些直接影响交通和商品贸易的有关各地战争、政局等动态消息。现今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仍然采用此种方式相互传递信息。

☚ 口头新闻   符号新闻 ☛

手抄新闻

用手抄形式传播的新闻。15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打探消息的专门人员,将采集到的消息抄在纸上,定期或不定期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当时的手抄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市场行情、交通情况、船舶航期等。中国古代的“邸报”也以手抄形式发布官方消息。

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

即用手工抄(刻)写的文字新闻。它是文字产生以后直至中世纪结束这一漫长历史时期新闻传播的较高级的形式(民间依然是口头传播为主)。各国古代的编年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时效较差的手抄新闻。历史记载中最早的手抄新闻是公元前59年的罗马《每日纪事》(Album),用手工抄写在白板上,置于公共场所。由于各地王公、贵族、富商想得知罗马的消息,于是有人抄录它送往各地,领取酬金。这是“新闻信”的起源。新闻信是手抄新闻的一种形式,在欧洲流行了1700年。中国的邸报,自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至明末,基本上也是一种手抄新闻。手抄新闻发展的顶峰时期是16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威尼斯的《一文钱报》,这是一种定期的手抄新闻,有专人经营,贴在公共场所的墙上,内容为交通状况、战争消息、船舶航期、市场行情等等,阅者要先付一文钱(Gazette)。以后欧洲的报刊常用这个词作为报刊名称(转意为公报)。由于世界航路的发现,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迅速衰落,手抄新闻也随之衰落,逐渐被印刷新闻所替代。现存较早的手抄新闻是梵蒂冈图书馆保存的1554—1571年的手抄新闻。手抄新闻的进步之处在于它使新闻能够记录下来,成为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文化水平和资金的限制,它的传播范围比口头新闻要小得多。

☚ 公告性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
000006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