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户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户税 计户出货币纳税的赋税,所以又称“税钱”、 “户税钱”。588年,隋朝下令,计户征税,以供官俸。唐高宗(649~683年在位)下令,规定百姓纳一年税钱,由等级高的户掌管,每月收息,以充官俸。后来又取消利息,以税钱充当。武则天晚年又下诏依照旧例征收户税。唐玄宗(712~756年在位)下令各州征收税钱,三年一大税,其率为150万贯;每年一小税,其率为46万贯,供军国、传驿和邮递用。每年征别税80万贯,作为外官每月的津贴(月料)和各官府办公经费的补充(公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80年)规定百姓和王公以下每年税分为九等:上上户4000文,上中户3500文,上下户3000文,中上户2500文,中中户2000文,中下户1500文;下上户1000文,下中户700文,下下户500文。品官按照一至九品级别比附相应户等纳税钱;一户成员在数处做官,则要各自在任官处依品级纳税;百姓有邸店、行铺、炉冶者比照户等提高两等级纳税;临时寄庄户和寄住户及没有固定籍贯的浮客,进行编附,划分户等,令其纳税;因诸道将士防御勤劳,不与百姓同例,一律按九等户即下下户纳税。税钱经过这次修改、补充,重新制定了按户等纳税的原则和税率,从而使一切有产者全都纳入了税户范围。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錢糧賦税部 > 賦税 > 户税 户税 hùshuì 亦稱“户調”。按户徵收的税。漢制按人徵,東漢末曹操平袁紹,定每户徵收絹二匹,綿二斤,爲户税之始。晉武帝又增其賦,稱爲户調。《文獻通考·田賦二》:“魏武初平袁氏,以定鄴都,令收田租,畝粟四升,户絹二疋,而綿二斤,餘皆不得擅興藏强賦弱。”又“晉武帝平吳之後,置户調之式:丁男之户,歲輸絹三疋,綿三斤;女及次丁男爲户者半輸;其諸邊郡或三分之二,遠者三分之一;夷人輸賨布,户一疋,遠者或一丈。” 征收的税 征收的税征布 ☚ 税钱 所欠的税 ☛ 户税 户税又称“户税钱”或 “税钱”。以户为单位按资产征收的税。东汉曹操平袁绍, 定每户征收绢二匹, 绵二斤, 为户税之始。晋武帝时, 又增其赋, 丁男之户, 岁输绢三匹, 绵三斤; 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 称为户调。唐沿用户税名, 武德六年(623), 令天下户按其资产分为三等。贞观九年(635), 将三等户中的每等更分为上中下, 成为九等。户税已成为定制, 三年一大税, 每年一小税, 税收作为官员俸禄、军用、传驿、邮递等用。杜佑《通典》记天宝中户税钱以下户八等与九等通算, 平均税率为每户二百五十钱, 全国税户约八百九十余万, 税钱约二百万贯。大历四年(769)又将王公以下各等人户税额提高, 规定每年税钱, 上上户四千文, 上中户三千五百文, 上下户三千文, 中上户二千五百文, 中中户二千文, 中下户一千五百文, 下上户一千文, 下中户七百文, 下下户五百文。王公百官同样课税, 例如现任官一品, 准上上户税, 其余现任官均按官品列入各户级, 一同纳税。流动商人在所在州县按资产三十分之一的税率纳税。并对“诸色浮客”、“农村寄住户”分别征税,为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的先声。 ☚ 水次仓 契税 ☛ 户税 户税亦称“户税钱”或“税钱”。以户为单位按资产征收的税。东汉曹操平袁绍,定每户征收绢2匹,绵2斤,为户税之始。晋武帝时,又增其赋,丁男之户,岁输绢3匹,绵3斤; 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称为户调。唐沿用户税名,武德六年 (623年),令天下户按其资产分为3等。贞观九年 (635年),将3等户中的每等更分为上、中、下,成为9等。户税已成为定制,三年一大税,每年一小税。税收用于官员俸禄、军用、传驿、邮递等。杜佑《通典》记天宝中户税钱以下户8等与9等通算,平均税率为每户250钱,全国税户约890余万,税钱约200万贯。大历四年 (769年) 又将王公以下各等人户税额提高,规定每年税钱,上上户4000文,上中户3500文,上下户3000文,中上户2500文,中中户2000文,中下户1500文,下上户1000文,下中户700文,下下户500文。王公百官同样课税,例如现任官一品,准上上户税,其余现任官均按官品列入各户级,一同纳税。流动商人在所在州县按资产1/30的税率纳税。并对“诸色浮客”、“农村寄住户”分别征税,为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籍”的先声。 ☚ 丘赋 訾算 ☛ 户税亦称“税线”、 “税户钱”、“税户”。唐按资产定户等征收的税目。其征收对象上至王公下至一般百姓,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高祖武德元年(618)按资产定户为三等,太宗贞观九年(635,一作武德九年)改为九等。户税税率屡有变更,天宝中,八等户(下中)纳钱四百五十二文,九等户(下下)纳钱二百二十文。代宗大历四年(769)八等户增至七百文,九等户为五百文。现任职事一品官准上上户税,九品准下下户税。若一户有数人在数处任官,要在各处按官品纳税。百姓有邸店、行铺和炉冶的,按本户等加二等纳税。户税按资产实行差别税率,较为合理。但实际上,富人千方百计逃税,负担仍落在劳动人民身上。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以后,户税成为两税法内容之一。两税法规定纳钱部分就是户税,也是按户等高下征收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