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截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截取 截取写作构思中选取题材的一种方法。作品容量是有限的,写作以有限的篇幅反映无比丰富的生活,要求作家在构思时不能事无巨细,自始至终,面面俱到。尤其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作者在构思中要善于掐头去尾,截取生活的横断面着力描写,以某一生活的横断面反映生活的全貌。高尔基《苏联的文学》:“从知识和印象的库藏中间抽出最显著和最富有特征的事实、景象、细节,把它们包括在最确切、最鲜明、最被一般理解的语言里。”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将来,各个发展的段落组成了相互连接的长河。对这生活的长河,作品只有截取其中的一段予以表现,才能获得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良好效果。 ☚ 剪裁 取舍 ☛ 取出 取出提(~交;~供;~货;~款) ☚ 取 分取 ☛ 截取清代录用举人的一种方式。凡举人参加三次会试未中式者,由本省总督、巡抚发给咨文赴吏部候选,称之为“截取”。此外,以食俸年限及科分、名次作为资格的官员,由吏部审核其截止年资而加以选用,亦称截取。 截取 截取清代科举举人录用制度之一。凡举人参加三次会试未中式者,由本省总督、巡抚发给咨文赴吏部候选,称为“截取”。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拣选知县除已经截取赴部听其照例铨选外,其余令直省总督、巡抚于乡试后会同主考官秉公验看,凡年轻力壮、胜任吏治者,发给咨文赴吏部铨选; 其余年老及才能平常者,准其于本籍具呈,改就教职,归班铨选。 ☚ 拣选 学派 ☛ 截取清代举人在会试外的入仕途径之一。举人考中后,经过三科,由本省督抚给咨赴吏部候选,称为截取。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吏部奏举人拣选知县壅滞,除现在已经截取赴部听其照例铨选外,其余令直省督抚于乡试后会同主考官秉公验看,凡年力精壮,克胜吏治者,给文赴部铨选,其年老及才具平常者,虽已经截取到期,准其于本籍具呈改就教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