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战时床位需要和分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战时床位需要和分配 战时床位需要和分配战时医院床位,是指兵站区和后方区医院的床位,不包括师、团卫生机构的床位。 北非战场美军不同住院日数的归队率
可以看出到入院60天后,有50%伤员、82%非战斗伤和90%病员可以归队。住院日数基本已成为常数,它也是预计床位数的一个依据。 (4)后方区医院基本是治疗床位。兵站区医院床位分两类,后送性床位和治疗性(留治后送决策范围内的伤病员)床位。后送性床位占兵站区床位数的40~50%。前后方床位分配比例取决于后送决策。 床位数预计 (1)过去作战经验: 每消灭敌一个师(一万人)需要2~4倍于敌的兵力,要有3千人左右伤亡,也即10%的伤亡率。抗美援朝一开始即是按总兵力10%的数字准备床位,以其中20%作为收转床位,80%设在东北后方区作为治疗床位。事实证明是够用的。 (2)简单预计公式 (主要战区): =预计总床位数 机动床位数为伤员床位数与病员床位数之和的10~15%。 可以看出,关键项为伤员(病员)日千分率,因为平均住院日几乎已成规律,总兵力数也是确实的,只有伤员(病员)日千分率有一个较大的波动范围。 (3)在全民战争时,可有好些战区,则比例数还可以降低,因为各战区的战况不同,可以调节使用。至于外科和内科床位总的来说,是各占50%左右。如外科床位不够用时,只要在内科医院配备外科医疗组即可解决问题,反之亦然。后方有些医院可以专为外科用,有些医院则专门收治内科患者,但一定要有些医院是综合性的。兵站区前沿医院、一线医院常要收转伤员和病员。专科医院,通常放在基地群医院的位置,只要配备专科组就成为专科医院的性质。 战区内的分配 根据后送决策决定,一个战区有多少床位分配到兵站区,有多少驻后方区,要根据军事情况和战地条件决定。大致有以下几种分配法。 (后=后方区医院,前=兵站区前沿医院,基=兵站区基地医院群,兵=兵站区所有医院) 经济使用床位 战争,尤其是全民战争情况下,医院床位,不论是军队或地方,都是紧张的和不够用的。如果是核武器战争,则地方医院床位也大大地不够用。因此,如何经济合理使用后方区和兵站区的床位的问题就十分重要。常采取下述措施: (1)及时调整后送决策,从而使前后方床位比例保持恰当。一般情况,如在国土内作战,战区纵深不太长的情况下,增大后方床位比例。 (2)战区一定要掌握一定比例的机动床位(20%以上),不到真正需要的时候不拿出来使用。机动床位可由前后方各保留一部分。 (3)如某一线伤员一时过多时,不要随便抽调一个医院去支援,可以从不太忙的医院抽医疗组去协助,因为这种超额收治,只是几天的事。 (4)一个战役结束时,尽可能使收转床位变为治疗床位,多留治后送决策规定范围内的伤员。这样既可起缓冲作用,又可减少后送。 (5)一次战役结束之后,必要时可以换上一些预备医院,使战役中过于疲劳的医院得以休整。 (6) 医院受到损失时,应及时补充人员,如情况严重,立即使用预备医院。 ☚ 医学增援队 战场急救基本技术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