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战壕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战壕足trench foot

又叫浸渍足,系长期在低温潮湿环境中站立不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的足与小腿损伤。此种损伤为非冻结性损伤。表现为初期双脚有寒冷感,继而麻木,偶有足底刺痛或钝痛;遇暖后局部出现水肿、感觉消失及不出汗,继之充血与感觉过敏;严重者浅层组织发生坏死。治疗:休息、保暖、防止感染、局部保持清洁与干燥等。

战壕足trench foot

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指战员长期站立在战壕内,在不结冰的气候下发生的足部冻伤。发生原因主要是气候寒冷,足部潮湿,鞋袜过小、过紧,站立时间过久等。治疗同冻伤。

战壕足

战壕足

战壕足是因长期处于潮湿、低温环境中而发生。多见于长期站立于战壕中的战士,或长期浸于寒冷海水中的水手或其他工作人员,海上工作者两手亦可同时发病。临床上很似轻度或中度冻伤。一般多在水温稍高于0℃时发生,水温超过15℃时也偶可发病。本病与全身寒冷、四肢静止不动、鞋袜过紧、血管疾病、吸烟、营养不良、疲乏和精神因素有关。
症状可分三期:
❶充血前期:初起时感到四肢寒冷、皮肤苍白、轻度肿胀、脉搏消失,可有手套、袜子型的皮肤麻木。
❷充血期: 四肢近端发生充血,很快播散到肢体远端,极度肿胀,疼痛明显,受热后疼痛增剧,遇冷则自行缓解,脉搏强而有力。重者可有关节僵硬、皮肤出现大疱、常有继发性感染。有时发生头发、指甲脱落。此期症状在十天左右时最严重,然后逐渐恢复。
❸充血后期: 此期可延长至数月甚至数年,表现为病变的足、手发冷,出现肢端动脉痉挛现象,感觉过敏、多汗、复发性水肿,关节僵硬和复发性外伤性大疱,皮肤及其附件可发生萎缩。
组织病理在充血期示血管扩张明显,广泛血栓形成,可见溶血。充血后期小动脉和动脉的管腔狭窄,大小静脉纤维化,伴有出血和血栓形成,肌肉透明变性,神经纤维脂肪变性,伴有神经内膜和周围的纤维与真皮、皮下脂肪、肌肉纤维化。
本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❶冻疮:好发于手指、足趾、足跟、耳壳等处,局部肿胀发紫,有痒、胀和烧灼感,受热后尤为明显。
❷冻伤: 有严重受寒史,身体浅部的软组织被冻僵,发生红斑或坏疽,多见于手、足、鼻、颊、耳壳等处。
❸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发生于下肢,间歇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充血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止痛剂,病变的肢体置于被外,略抬高肢体,室温宜低,初起在10℃以下,以后逐渐增加,局部不可作热敷,以免组织坏死。避免皮肤受外伤,患处需保持清洁。大疱与感染的皮肤局部对症治疗或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充血后期逐渐加强锻炼以加速恢复。患肢剧痛时可作普鲁卡因封闭疗法。严重病例可作交感神经切除术,以减轻肢端动脉痉挛和多汗症。

☚ 冻疮   皲裂 ☛
000081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