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成渝铁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成渝铁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早在1936年就开始修建该线,到1937年7月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仅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钢轨未铺。1950年~1952年建成,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1953年7月30日正式交付运营。西北起成都市,东南止于重庆市。横贯四川中部,沿途经过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隆昌、荣昌、永川、江津等市、县。共有车站64个,全长505.06千米。成渝铁路成都端连接出川通道宝成、成昆铁路,重庆端与川黔、襄渝两条出川铁路衔接,同时,在资中车站连接资威支线,在内江车站连接内昆铁路,在隆昌车站连接隆叙地方铁路,此外,还与川陕、川藏公路及长江、嘉陵江航运衔接。1975年,开始进行电气化改造,1987年12月24日全线电气化建成通车。年运输能力比电气化前提高1.1倍。 成渝铁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1条铁路。1950年6月15日动工兴建,1952年7月1日通车,全长504km。从此结束了四川省无铁路的历史。铁路起自成都,终于重庆,线路崎岖曲折,共有隧道28座,桥梁460座,列车速度受限。1980年4月成渝铁路电气化铁路工程开工,1985年底全线建成电气化铁路。成渝铁路西接宝成、成昆铁路,东接川黔、襄渝铁路,是西南铁路网中的重要区段。 成渝铁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西起成都,东至重庆,全长505公里,1952年7月建成通车。1980年3月成渝铁路电气化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87年12月24日全线建成。实现电气化后,年运输能力翻一番,等于新修了一条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自四川省成都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永川、江津至重庆。长504.6公里。清末,四川人民曾为修建此路开展了“保路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开工,1952年筑成通车,是我国依靠自己力量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85年实现电气化改造工程。北接宝成、成昆铁路;南连内宜、川黔、襄渝铁路。在重庆九龙坡、兰家沱港区有专用线实行水陆联运,是四川省内连接成都、重庆两大城市的交通干线和东出长江联接华中、华东的主要通道。 ☚ 成昆铁路 川黔铁路 ☛ 成渝铁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西起四川省成都市,东至重庆市,全长505公里。成渝铁路的建设筹划很早。从1903年开始,四川人民就为修建成渝铁路集资,并于1911年为反对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出卖筑路权而发动了“保路运动”。但是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仍寸路未修。1936年,国民政府又借外债修建该铁路,但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十几年间仅完成少量路基工程,寸轨未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于1950年6月动工,1952年7月正式建成通车,仅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四川人民40多年的梦想,结束了四川没有正式铁路的历史。成渝铁路是我国使用国产器材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它在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渝铁路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