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论
将通货膨胀的原因归结为供给或成本方面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即使没有出现对物品和劳务的过度需求,但因为生产成本增加,物价也被推进上涨。20世纪50年代后期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理论依据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结构和制度上的变化,经济中出现两大特殊垄断集团,一个是工会,一个是垄断企业,由于这两大垄断集团分别对工资水平和市场物价水平具有一定的操纵力量,因而形成“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的含义是,物价上涨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其根源在于强有力的工会的存在;“利润推进”的含义是,正象工会可以运用其市场权利强迫工资提高一样,垄断企业也可以通过商品价格的提高来抵消任何成本增加额,以获取更大利润。由于西方经济学把利润也包括在成本之内,这种由生产者要求增加利润而推进的通货膨胀便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道,构成了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