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成就动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成就动机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某一社会目标的需要。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默瑞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麦克莱兰于20世纪40年代最早对成就动机进行实验研究。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chengjiu dongji一种社会性动机。是人所独有的、从社会生活中学习而成的。努力克服障碍,力求又快又好地完成某事的愿望或趋势,是个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 隶属动机 成功体验 ☛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Chengjiu dongji在活动中努力完成任务、追求进步并试图达到一种理想状态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促使个体坚持不懈地朝向既定目标,对挫折和困难具有韧性和毅力,并力图取胜。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并通过学习而产生的。由于个体的年龄、成败经验、能力、努力程度等主观因素以及要完成任务的难度、社会期望及教育、培养等客观因素的不同,致使成就动机的内容和水平是复杂多样的。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是由附属的、自我提高的和认知的三种内驱力构成的。成就动机与动机体系中的其它动机协同作用来维持,促进个体的活动。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到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而也影响了个体的情感以及对以后行为的期望。为了使个体产生恰当的、必要的成就动机,应注意: ☚ 认知内驱力 交往动机 ☛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具有取得成功或实现一个渴望的目标倾向性或内部动因。作为个体的倾向性,它与个体的人格及人格如何影响特定环境下的动机状态有关。也包含可被评价的任务定向行为,任务定向包含着优秀的标准,可以是个体自己设立或由外部强加。最早可追溯到H.A.默里提出的成就需要。1957年J.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人的成就行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决定,同时也要考虑成功的可能性和任务的诱因价值。D.麦克里兰德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成就动机的高低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当代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看个体的信念、知觉对其成就行为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者构成。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一种推动个体努力取得成就的需要。它使人表现出下述行为: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别人。每个人都具有成就动机,但水平各异。经常用来测量成就动机水平的方法有主题统觉测验(TAT)和自陈式量表。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德(McClelland,D.C.)在研究中发现,一个社会中国民成就动机的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人们在研究了学生的成就动机后也指出,成就动机有助于说明和预测中小学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由于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社会、文化、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也能够通过成就动机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 常模参照评定 成就动机训练 ☛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个体追求自认为有重要价值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即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有关成就动机的理论比较著名的有: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 1923—2003)的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 ☚ 成长动机 抱负水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