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成仿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成仿吾1897—1984

湖南新化人
中共党员。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曾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著有《使命》、《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合作)、《成仿吾文集》、《仿吾文存》、《长征回忆录》,译有《共产党宣言》等。
原名:成灏、成勋、成颢
笔名:成仿吾、仿吾、石君、石厚生、芳坞、厚生、澄实
外号:黑旋风

成仿吾1897—1984

教育家、学者。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运动后,曾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为文学刊物撰写与翻译作品,成为当时有影响的文学家。192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广东大学教授和黄埔军官学校教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离国赴欧。1928年在巴黎参加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31年回国后,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等职。1934年1月到达瑞金中央苏区,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工作。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干部团政治委员。1935年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党校高级班教员、教务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陕北公学校长。1939年,带领几千名青年学生奔赴敌人后方,创建华北联合大学,先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华北大学副校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他精通德、英、日、法、俄五种语言。在延安时期曾与徐冰合译《共产党宣言》,后又重译该书,并校译《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恩著作。著有《长征回忆录》等。

成仿吾

长征回忆录
谈谈成仿吾、刘白羽
共产主义任重道远——访党的十二大代表成仿
吾同志
成仿吾
丝韦
陈敏
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版172页
*新晚报1975年10月2日
人民日报1982年9月5日
成仿吾同志在京病逝
成仿吾同志生平
 光明日报1984年5月19日
解放日报1984年5月26日
成校长鼓励我们向前——陕北公学的一段回忆
深切怀念我们的好爸爸成仿吾
成仿吾同志在鄂豫皖苏区
最近的成仿吾
成仿吾先生
成仿吾与鲁迅
我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经历
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成仿吾同志
成仿吾在前期创造社的文艺观述评
成仿吾前期创造社时期的文艺思想
郁达夫与成仿吾
为党办教育 桃李满天下——深切怀念成仿吾
同志
汪枫桥
成其谨等
程子华等
吴秋虹
杨朔
李思乐等
成仿吾
文史哲编辑部
陈永志 陈青生
李玉明
许风才
张腾霄
长江日报1984年6月3日
光明日报1984年7月26日
人民日报1984年7月29日
光明1937年3卷2期
烽火1938年15期
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6期
翻译通讯1983年1期
文史哲1984年1期
齐鲁学刊1984年4期
聊城师院学报1984年4期
湖南师院学报1984年5期
理论万刊1984年6期
成仿吾(1897-1984)
成仿吾同志译事回忆
成仿吾传略
怀念仿吾同志——《成仿吾文集》代序
无产阶级教育家成仿吾
回忆成老在东北师大办学的片断
成仿吾和创造社
安娜老人谈郭沫若、成仿吾——拜访全国政协
委员郭安娜
关国煊
李逵六
史若平
丁玲
郭晨
何楠若
宋彬玉 张傲卉
朱长滨
*传记文学1984年45卷1期
翻译通讯1984年8期
山东文学1984年12期
文史哲1985年1期
人物1985年1期
吉林高等教育研究1985年2期
新文学史料1985年2期
老人天地1985年3期
成仿吾年谱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3、5期

逝世人物:成仿吾(1897-1984) 中国百科年鉴(1985)第23页
成仿吾(1897-1984)
成仿吾
成仿吾
成仿吾
成仿吾
成仿吾(1897-)
成仿吾同志
成仿吾
张腾霄
李立明
陈光
阿英
陈敬之
方光后
杨朔
方青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31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97页
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210页
中国新大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11页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1980年第195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520页
杨朔文集(上)第62页
*现代文坛百象第45页

成仿吾

我们是怎样走上生活之路的
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
成仿吾传
成仿吾等
成仿吾等
《成仿吾传》编写组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5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170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270页
成仿吾研究资料
成仿吾校长纪念文集
史若平编
《成仿吾校长纪念
文集》编辑组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501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50页
成仿吾年谱
成仿吾传
成仿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成仿吾的革命教育思想
成仿吾年谱
成仿吾在鄂豫皖——记成老的自我回忆
成仿吾在德国——记章文晋、刘公武、胡兰畦对
成老的回忆
张傲卉等编
余飘 李洪程
张腾霄
柳海民
张傲卉等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13页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582页
光明日报1985年4月26日
光明日报1989年11月1日
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1期
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1987年3期
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1987年3期
成仿吾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简述
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成仿吾
成仿吾的早期小说和戏剧创作
论成仿吾早期文艺思想
我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经历
已故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成仿吾《文史哲》评价
其早期文学作品
方竹
张傲卉
陈青生
史若平
成仿吾
李方诗等主编
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1987年3期
高等教育学报1988年4期
文史哲1989年5期
文史哲1998年2期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第120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89页
文学家、教育家成仿吾纪念诞辰100周年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成仿吾(1897—
1984)
李维民主编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90页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9页
纪念“左联”缅怀战友
成仿吾(1897—1984)
成仿吾(1897—1984)
季楚书
陈予欢编著
京声 溪泉
左联回忆录(上)第199页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393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43页

成仿吾1897——1984

原名勛,筆名芳塢、澄實、石厚生,湖南新化人,1897年 (清光緒二十三年) 生。1910年隨長兄成劭吾赴日本。1914年7月,入日本岡山第六高等學堂。1916年10月,入東京大學造兵科。1921年春,大學畢業; 4月返國; 7月與郭沫若等組織創造社於上海。1923年5月,與郭沫若等在上海創辦《創造週報》; 7月 《創造日》創刊,與郁達夫等負責編輯。1924年6月,應聘爲廣州廣東大學理學院物理學教授兼黄埔軍校兵器科技正。1925年與郭沫若、郁達夫應東方藝術研究會之邀,任文學講座講師; 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6年3月,創造社《創造月刊》創刊,與郁達夫等先後任編輯。1928年2月,與郭沫若等籌辦《流沙》週刊; 5月赴法國; 同年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由法國赴德國,在柏林研習社會科學。1931年冬回上海,參與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活動;12月赴鄂豫皖蘇區,歷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傳部部長,省蘇維埃文化委員會主席兼紅安中心縣委書記。1934年1月,赴瑞金中央蘇區,參加中華全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當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委員,並任職於中共中央宣傳部,又兼中共中央黨校教員; 10月參加長征,途中被委爲幹部團政治委員。1935年10月抵延安,任中共中央黨校高級班教員、教務主任。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任陝北公學校長,華北聯合大學校長,晉察冀邊區參議會議長,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委員等職。1945年4月,任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46年任華北大學副校長。1949年9月,任出席第一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當選爲第一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吉林師範大學校長,山東大學校長,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1952年任東北大學校長。1954年8月,任出席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2月,任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2月,任中國亞洲團結委員會委員。1958年9月,任第二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4年9月,任第三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4年任中共中央黨校顧問。1975年1月,任出席第四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冬,任湘潭大學校長。1978年2月,任第五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 同月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黨委書記。1979年10月,任出席第四次文代會代表;11月任魯迅研究學會顧問。1981年任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校長。1982年9月,任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爲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7歲。著有《從革命文學到文學革命》、《學者的態度》、《中國文化之傳統精神》、《國學運動之我見》、《完成我們的文學革命》等。

成仿吾

成仿吾1897—1984

文艺理论家。湖南新化人。早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1918年,开始和郭沫若、郁达夫等在日本组织创造社,任《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编辑,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文艺论文。192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任黄埔军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回上海,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刊物,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8月在法国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后,任中央党校校务主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等职。作品有散文集《流浪》,论文集《使命》《新兴文艺论集》等,翻译过《共产党宣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校长,出版《长征回忆录》。有《成仿吾文集》。

☚ 许钦文   苏雪林 ☛

成仿吾

中国教育家、文学家。湖南省新化人。生于1897年,卒于1984年。1910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五四运动后,在上海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8年在法国巴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回国后,创办了苏区的列宁师范和列宁小学,为党的早期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等职。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办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尤其重视师资的培养和提高,要求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成仿吾

073 成仿吾1897—1984

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湖北新化人。1910年留学日本。同郭沫若、郁达夫等发起成立创造社。撰写和翻译了许多文学评论、小说和诗歌,宣传革命文学和马列主义文艺理论。1924—1927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被迫出国。1928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回国,11月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兼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创办了苏区的列宁师范和各乡的列宁小学,亲自编写课本。1934年1月,到达中央苏区,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委员,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并主持中央党校,兼任政治教员。1935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校务主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等职。曾担任中国教育学会的名誉会长,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届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顾问,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重视研究党的教育方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提倡坚持原则与独创精神相结合,办适合中国国情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要求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著有《成仿吾教育文集》和《战火中的大学》等教育专著。

☚ 孟宪承   孙铭勋 ☛

成仿吾

074 成仿吾1897—1984

作家、翻译家。曾用笔名石厚生。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求学于东京帝国大学。1921年7月与郭沫若、郁达夫等创办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先后编辑出版《创造》、《创造周报》等文学刊物,撰写与翻译了许多论文、小说、诗歌,倡导无产阶级文学。他精通德、英、日、法、俄5种语言,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校译了《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 茅盾   朱光潜 ☛
成仿吾

成仿吾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革命家。生于1897年,卒于1984年。湖南新化人。成仿吾于1910年曾留学日本,1921年回到祖国。同年夏,成仿吾与郭沫若等人一起在上海发起成立“创造社”,先后编辑进步杂志 《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并创作发表了许多小说、诗歌和论文。1942年后,曾先后担任广州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教官等。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成仿吾流亡国外,并于1928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成仿吾由法国回到上海,不久便转入鄂豫皖苏区,在苏区曾历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委员、中央党校政治教员等职。1934年参加 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到达延安,担任中央党校教务处主任。1937年,任陕北公学校长。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副校长,并兼任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仿吾历任华北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吉林师范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与党委书记等职。成仿吾一生投身革命事业,并辛勤创作与教学,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流浪》,文艺评论集《使命》、《从革命文学到文学革命》,剧本《欢迎会》,回忆录《长征回忆录》等。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作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中国革命事业,均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 西戎   老舍 ☛

成仿吾1897—1987

作家、文艺批评家、教育家。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和郭沫若等人发起组织创造社,曾主编创造社诸刊物。著有短篇小说、诗、散文合集《流浪》、文艺评论集《使命》、《从革命文学到文学革命》等。为文学革命初期的理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28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任陕北公学、华北联大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并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工作。晚年有《长征回忆录》出版。

成仿吾

成仿吾

成仿吾(1887—1984),中国现代教育家、翻译家,原名成灏,笔名为石厚生等,生于湖南新化县。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在教育系统历任广东大学(后改为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教官、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中央党校教务主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协会会长等。
在教育思想上,他强调紧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需要办学。他强调教育要为革命和建设服务,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他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主张教师在课程上要重点讲授,增加自习时间,逐步实行学分制。他重视师范的培养和提高,要求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他强调要研究马列主义教育和党的教育方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 《成仿吾教育文集》《战火中的大学》、《共产党宣言》(翻译),《长征回忆录》,《记叛徒张国焘》 等。

☚ 吕凤子   马卡连柯 ☛
成仿吾

成仿吾1897~1984

原名灏,笔名石厚生,新化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二十年代初与郭沫若组织《创造社》,从事文学活动。1924年任广东大学文学院教授。1928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驻西欧中共报关刊物《光》。1931年回国,历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省苏维埃政府文教委员会主席,苏区中央政府委员。长征后,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华北联大校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78年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长征回忆录》、《记叛徒张国焘》等。

☚ 汤福林   吕振羽 ☛
成仿吾

成仿吾1897—1989年

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原名灏,笔名石厚生。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专攻造兵工程。1921年回国,同郭沫若、郁达夫在上海成立“创造社”,先后编辑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了许多论文、小说和诗歌,倡导和宣传革命文学。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 小说《守岁》、《流浪》,文艺评论集《使命》,论文《从革命文学到文学革命》等。1924至1927年任广州大学教授兼黄埔军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被迫出国,1928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共产党,编辑《赤光》杂光。1931年奉命回国,任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到延安后,任陕北公学校长。在延安时期,作品有剧本《欢迎会》、歌词《陕北公学校歌》、《西北青年进行曲》、《毕业上前线》等,经吕骥谱曲广为传唱。1939年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师大党委书记兼校长,山东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顾问,中国文联委员等职。1977年写成《长征回忆录》、《战火中的大学》和《记叛徒张国焘》等书。

☚ 沈从文   周扬 ☛
成仿吾

成仿吾

成仿吾 (1897—1984),中国现代教育家、翻译家,原名昌惁,笔名为石厚生等,生于湖南新化县。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在教育系统历任广东大学 (后改为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教官、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中央党校教务主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协会会长等。
在教育思想上,他强调紧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需要办学。他强调教育要为革命和建设服务,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他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主张教师在课程上要重点讲授,增加自习时间,逐步实行学分制。他重视师范的培养和提高,要求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他强调要研究马列主义教育和党的教育方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 《成仿吾教育文集》、《战火中的大学》、《共产党宣言》(翻译)、《长征回忆录》、《记叛徒张国焘》等。

☚ 吕凤子   马卡连柯 ☛
000059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