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戊笈谈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戊笈谈兵

兵书名。十卷,首一卷。清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双池,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隆诸生,著述宏富。网罗古代兵书而成此篇,三十六万余字。卷一周天图说,卷二上七曜灾祥,卷二下云雨风角,卷三上遁甲奇门,卷三下演宿翻禽,卷四宇内舆图,卷五上形势更革,卷五下州郡财赋,卷六上佚,卷六下水陆路程,卷七司马吴孙,卷八黄尉李姜,卷九古今阵法,卷十军器佚。原十四笈,存十二笈。每笈分含若干篇。卷四之地图含古今中外。其内容广涉古代兵书主要条目,分类辑编,凡军事历史、行军布阵要领、作战原则、军事家名言等。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本。

戊笈谈兵

戊笈谈兵

综合类兵书。十卷。清汪绂撰。汪绂(1692—1759),初名烜,字灿人,小字重生,号双池。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出身书香门第,因家道中落,曾为人佣工,画碗谋生,后于枫岭、浦城间讲学授徒,弟子百余。还在军中与朋友弟子讲习兵法,此书即为此而作。他博览群书,经史之外,对乐律、天文、舆地、阵法、术数诸学均有喜好。他勤于著述,除此书外,尚有《策略》等三十余种著作。
《戊笈谈兵》共十卷(其中卷六上、卷十佚)十四笈,收地图四十一幅,星图、八卦图三十三幅,阵图五十三幅。书名“戊笈”是借“戊”“武”音同义通,取“戊笈”兵书箱之名,寓文人谈兵之意。全书约二十三万字,既有对兵书文献的辑评注释,又有独立的评论著述。其资料来源广泛既有经传兵书,也有当时最新的舆地专著。其编排次序,取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意,以天时、地利、人和为纲。其内容主要由天文占卜、军事地理、兵书评论、阵法阵图四个部分。
卷一“周天图说第一笈”。卷二上“七曜灾祥第二笈”。卷二下“云雨风角第三笈”。卷三上“遁甲奇门第四笈”。卷三下“演宿翻禽第五笈”,分别介绍阴阳五行、八卦术数天人感应、兵家占事方面的学说。卷四“海内舆图第六笈”,图述气候、京师及各省、府、州的分野险要及其战略地,使“君子按图而稽郡邑了如指掌”。卷五上“形势更革第七笈”,总结天下形势及各战略地区的相互关系。称雍居中原之首,冀居中原之脊,幽为天下之要膂,浙闽为天下之尾。还具体论述了燕京、长安、洛阳、汴梁、成都等重镇的战略价值的与设防形势。卷五下“州郡财赋第八笈”,详列全国两京十四省一百六十二府二百三十四州一千一百七十七县的田赋数额。卷六上第九笈(佚)。卷六下“水陆路程第十笈”,详细介绍京师与各省重镇之间的交通路程。卷七“司马吴孙第十一笈”、卷八“黄尉李姜第十二笈”是对《武经七书》的评论注释。作者尤其推崇司马穰苴的“仁本”思想,称赞其“用兵之事皆以行其仁爱之心,用之以仁,行之以仁,教之以仁”。卷九“古今阵法第十三笈”,是古今阵法阵图要籍的汇辑和评论。前半部分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古兵阵图,如“武侯鱼复八阵图”、“武侯拱盘市满天星图”、“武侯弥年三才阵图”、“李卫公六花阵图”、“八阵结队图”等,对阵容结构、阵内各部位的变化和运用均详加说明。后半部分介绍作者自己综合创造的一些新阵图,如“五叠连环阵”、“七星大衍阵图”等,并对“水战七军”、“山战猿猴阵”等作了阐述。卷十“军器第十四笈”(佚)。
《戊笈谈兵》以及汪绂军事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军事地理部分,尤其是对各地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和地位的分析论述。另外作者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分析比较《武经七书》,虽不免迂腐之说,也不乏新见。而最无价值的是对天人感应的迷信宣传。
成书后久未刊行,稿本由作者门生余秀书家收藏,累经五世,直至光绪二十年(1894)始雕印传世。时适逢甲午之战争,书出后,文臣武将争相购索。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谕,将《戊笈谈兵》送懋勤颐以备观览,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 金汤借箸十二筹   武备志 ☛

戊笈谈兵

兵书名。清代汪绂撰。全书共10卷,其中第10卷军器原佚,地图41幅,星图、八卦图33幅,阵图53幅,约23万余字。内容包括天文占卜、军事地理、兵书评论、阵法阵图等4大部分,分周天图说、七曜灾祥、云雨风角、遁甲奇门、演宿翻禽、宇内舆图、形势更革、州郡财赋、水陆路程、司马孙吴、黄尉李姜、古今阵法、军器等14笈。书中论述了全国山川形势及各地战略地位及相互关系。对前代重要兵书考镜源流、辨析真伪、论其要旨。对研究古代兵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书中迷信成分较多。现存有清刊本。

戊笈谈兵

十卷。清汪绂撰。汪绂,字灿人,安徽婺源(今改属江西)人。汪氏乃清初著名学者,精天文、地舆、阵法、术数,终以宋五子之学为归。所著甚丰,以 《理学逢源》最负盛名,其《参读礼志疑》已有著录 (详经部·礼类)。此书十卷十四笈 (其中卷六上第九笈,卷十第十四笈已佚),附有地图、星图、阵图一百二十三幅,文约二十三万言。考此书前三卷,述周天图说、七曜灾祥、云雨风角、遁甲奇门等,为天时。论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与军事胜负的关系,言多精详。然又倡“天人合一”,则无多可取。中三卷记宇内舆图、形势更革、州郡财赋、水陆路程等,为地利。其中《天下形势总论》、《天下形势分论》、《南北形势分论》等篇,论天下山川形势,战略要地,设兵布防等,多中肯之论。后四卷论司马孙吴、黄尉李姜、古今阵法等(卷十军器亡佚),为人和。对《武经七书》的源流、真伪,内容等一一考辩评说。案此书乃汪氏教授生徒,讲习礼射卒伍基础上作,故书中摘录历代兵家言论,评说前人兵书著作,名曰“谈兵”,此儒者谈兵之流亚也。但其对于兵书的考镜源流,辨析真伪,用力颇多,自备一家之说,可为研究兵法者参考。汪氏此书原为未刊稿,至光绪二十年(1894)始由赵舒翘等人据稿本刊刻行世。山西大学图书馆、东北师大图书馆、阜曲师大图书馆均有收藏。《汪双池先生丛书》 中也收录此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