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戈德史坦人格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戈德史坦人格理论 戈德史坦人格理论gedeshitan renge lilun戈德史坦是德国外科医生和机体论心理学家, 后移居美国。他设计了5套用以测量脑疾病患者抽象思维能力的测验, 并发现脑损伤病人对不能完成的工作仍全神贯注坚持不放。戈德史坦提出,人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自我实现, 也就是使自己所具有的各种能力由可能性变成现实。这种倾向是每一个人行动的最根本的内驱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通过对大量因脑损伤而导致失语、失认等异常行为的士兵作观察和研究,发现患者即使某些能力发生了障碍, 也能顽强地发挥自己剩余的能力,来维持现状,保存自己。而正常人的一切活动则更明显地表现出自我实现的倾向。他反对将需要的紧张解除作为个体本来的特性, 认为这种倾向是病态生活的特征, 是患者为了实现自己而不得不解除紧张的一种特殊的方法。戈德史坦赞同格式塔学派的看法,认为人格不可分割,必须作为整体进行探讨。他的一些观点对以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有较大的影响。 ☚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