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慕容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慕容儁儁(jun);319—360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公元348—360年在位。鲜卑族。慕容皝子。字宣英,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永和四年(348年)皝死,儁嗣位,东晋任为侍中、幽晋并平四州牧、大将军、大单于、燕王。次年乘石虎死,后赵混乱之机,率兵南伐,攻占蓟(治今北京西南)。与羌族首领姚苌合兵击冉闵,杀冉魏大臣与将士十余万人。永和八年(352年)又与冉闵大战于魏昌城(今河北无极县)擒杀闵,冉魏亡。同年称帝,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年号元玺。此后在军事上取得许多胜利,东晋鲁郡、兰陵、济北、建兴等郡皆降,儁军进入河南;前秦河内、黎阳等郡来降;匈奴单于贺赖头率部落三万五千人来降;鲜卑族段氏部段龛兵败投降;高句丽亦遣使纳贡。这时前燕处于极盛时期,遂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儁为进攻前秦与东晋,企图征兵一百五十万,乃下令每户留一丁,其余全部当兵。一年后兵集邺城时,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人民纷纷起来反抗,以致“晨昏断行”。不久病死。 慕容儁 158.慕容儁(p1162.1)释文云: “公元319——360年。慕容皝第二子,字宣英,小字贺赖拔。皝死后继位为燕王。永和八年称帝,都邺,庙号烈祖。旧史称前燕。参阅《晋书·慕容儁载记》、《魏书·慕容廆传》、《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 惨绿少年 慕容德 ☛ 慕容儁319—360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348—360年在位。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宣英。慕容皝次子。初为安北将军、左贤王。东晋永和四年(348)即燕王位。六年亲率军破后赵, 取蓟(治今北京西南)。八年俘杀冉闵,灭冉魏,称帝,建元元玺,迁都于蓟。光寿元年(357)大破敕勒,俘斩十余万。后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为极盛时期,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二年令州郡校实见丁,每户留一丁,欲强征一百五十万大军攻东晋,激起人民反抗,为缓和民愤,放宽常赋,设奇禁, 凡有告发肇事者赐官。在位期间立小学于显贤里以教帝王贵族子弟。追谥景昭皇帝,庙号烈祖。 慕容儁319—360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348—360)。字宣英,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继父慕容皝位称燕王。后乘后赵灭亡之机,攻入黄河流域,灭冉闵,迁都于蓟(治今北京西南)。公元352年称帝,建号元玺,史称前燕。后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在位期间,前燕强盛。 慕容儁319—360十六国时前燕王,字宣英,小字贺敕跋,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慕容皝二子,公元348—360年在位,时逢后赵亡,儁以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垂为前锋都督率军南下,进入黄河流域,灭冉闵。迁都蓟 (今北京西南),公元352年称帝,年号元玺,又迁都至邺(今河北临章县西南),在位十二年为前燕极盛时期。儁雅好文集,揽政之遐常与侍臣错综谈论,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慕容儁319—360十六国时前燕国君。公元348—360年在位。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慕容皝第二子。皝死,嗣位为燕王,乘后赵亡,攻入黄河流域,灭冉闵,迁都至蓟(今北京西南)。公元352年称帝,年号元玺,迁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前燕极盛时期。不久死。谥景昭皇帝,庙号烈祖。在位十一年。览政之暇,常与侍臣讲论义理。所著凡四十余篇。 慕容儁319—360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348—360年在位。字宣英。昌黎棘城(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慕容皝子。皝死继位。乘后赵内乱、中原沦丧之机兵进黄河流域。352年击灭冉魏,占有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广大地区,与前秦平分了黄河流域。在位期间,是前燕极盛期。东晋永和八年(352)称帝,年号元玺,旋迁都邺城(河北临漳)。但征发无度,赋重役勤。下令检查户口, 每户留一丁,余皆为兵,引起人民不断反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