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慈湖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慈湖学派南宋杨简为代表的学派。因简号慈湖故名。主要人物有钱时、陈埙、桂万荣等。该派继承并发挥了陆九渊的心学,主张人心“至灵至明”、“自神自明”(《慈湖遗书》卷2《绝四记》)是道德的渊源所在。认为本善的人心也会因“意”致“昏”,道德修养就是要“反观”、“绝意”,以去其蒙蔽,发明本心,“一断诸己”(钱时:《新安州学讲义》)。强调通过躬行礼教实践道德规范。此派思想将陆氏心学发展为唯我论,是心学由陆九渊而至王守仁的重要环节。 慈湖学派 慈湖学派南宋杨简所创立传播陆九渊心学的学派,因杨简筑室德润湖(慈湖)上,世称慈湖先生,故名。杨简是南宋陆学主要人物“甬上四学者”之一,曾从陆九渊学于富阳,受启发而识得“本心”,遂称弟子。杨简在学术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师门的主观唯心论的心学学说,不再沿用程、朱学派的“理”、“气”等范畴和概念,只使用“心”这个最高范畴:“心何思何虑,虚明无体,广大无际,天地范围于其中,四时运行于其中,风霆雨露霜雪散于其中,万物发育于其中,辞生于其中,事生于其中”(《慈湖遗书》)。认为“此心即道,惟起乎意则失之” ( 《宋元学案·慈湖学案》),提出“毋意” 的修养方法,以达到心的本然状态 “中正之心”,从而拋却了以往论述心学的“沿袭之累”。用纯主观的“意”解释人心或人性何以有恶这个问题,完全排斥外物,认为主观的 “意”决定了 “我” 的存在,“何谓我? 我亦意之我。意生,故我立; 意不生,我亦不立”(杨简《绝四记》)。这种心学理论具有混杂禅学的倾向,其中“惟无思,故无所不明,惟无为,故无所不应”的议论,又宣扬了蒙昧主义。他认为儒家经典皆是心的表现,用“六经注我”,一反象山之故习,动手注经。杨简在陆门弟子中著述最多,现存重要者有《慈湖遗书》、《慈湖诗传》、《杨氏易传》。他与 “甬上四学者”的其他三人袁燮、舒璘、沈焕为同乡同学,在南宋理学阵营有显著地位。弟子著名者有袁甫、冯兴宗、冯国寿、史弥忠、钱时、洪梦炎等人。 ☚ 九峰学派 广平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