愬sù❶同“訴”。班彪《北征賦》:“諒時運之所爲兮,永伊鬱其誰愬?”王粲《傷夭賦》:“哀皇天之不惠,抱此哀而何愬。” ❷譖,即挑撥誹謗。馮衍《顯志賦》:“誅犁鉏之介圣兮,討臧倉之愬知。” 愬 愬sù告诉。《邶风·柏舟》二章:“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朱熹《集传》: “愬,告也。往告之而反遭其怒也。” ☚ 窭 谮 ☛ 愬❶同“诉”,告诉。 ❷迎,同“遡”。 上一条: 訴 下一条: 谡
愬读音sh·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山责切,入,麦韵。 ❶恐惧貌。《公羊传》注:“愬者,惊貌。” ❷向着。李善注“愬,向也。” 上一条: 蒴 下一条: 勺 愬苏sǔ进谗言。例:背后爱给领导胡诼谮(cuǔ jiǎn)人,说~瞎话。 ❍ 在朋友间爱诼(cuǒ )~人,翻是非! 《玉篇》:“愬,谮也。”又“谮,谗也。” 愬sù申诉,诉说。《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朱熹集传:“愬,告也。”《九叹·离世》:“愬灵怀之鬼神。”《九叹·愍命》:“谗人諓諓,孰可愬兮。” 愬su90E5 “訴(诉)”的异体。 愬sùS224 “訴*”的异体。 注意:告诉义近代一般不用“愬”。“愬”又有诽谤义。又有恐惧义:~~。“愬”又通“遡”。均不作“诉”。 愬诉,《説文》所無sù[心(思想,意符)+朔(聲符)→愬(告愬。與“訴”同。)] 《詩經·邶風·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對他傾訴肺腑言,反遭瞪眼橫豎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