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意象分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意象分析

意象分析

香港学者钟玲在《先秦文学中杨柳的象征意义》(载于《古典文学》第七集上册,1985)一文中,采用了意象分析这一研究方法。
她首先界定“意象”和“象征”两个术语的涵义。她说,“意象”一词出自《文心雕龙·神思》:“……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此处的意象,是指内心意想的事物的形态象貌。它与英文image(或imagery)的涵义暗暗相合。卡罗琳·斯珀津(Caroline Spurgeon,以意象分析法研究莎剧的英国女学者——笔者注)为image下了定义,它是“诗人、散文家以文字描绘成的小幅图画,用以解说阐明他自己的想法,润饰他的想法。作者的看法、设想、言有未尽之处,自有其整体的内涵,自有其深度与丰富的意义,意象就是一种描写或一种意想,用以把上述的涵义传达给读者。而传达的方式是利用某种事物、以说明的方式、含蓄的比喻方式,或类推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并通过由意象而引起的种种情绪和联想,来传达给读者。”斯珀津的定义以视觉为主。韦勒克(Rene Wellek)和沃伦(Austin Warren)指出,还应该包括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压力、动态、联觉等方面的意象。布雷特(R.L.Brert)又补充说,有些意象主要靠智性、而非纯靠感官去把握。“象征”是欧美文学传统的术语。它“是一个意象,它能触发读者心中客观具体的事实,而那事实会令读者联想另一层函义。”(C.休·霍尔曼《文学手册》)如果意象不断出现,就会成为象征。
界定了术语内涵之后,钟玲转来讨论《诗经》和先秦散文中的杨柳意象。分析这些意象的运用方式、双重内容以及它们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所谓“杨柳”,是指杨柳科树木——柳、杨柳、杨、杞、杞柳、蒲柳(即水杨)等,以及非杨柳科的柽(即柽柳)。她说,先秦散文提及杨柳,有些只是记叙事实,如《管子·地员》介绍凿井之法时提到柳,就不是文学意象。杨柳意象经常出现在具有明暗双重意义的“寓言”(allegory)之中。例如,《战国策》载有惠子劝说田需的一段话,他以蒲柳之易生暗示田需扶摇直上,以蒲柳之易毁暗示政敌的手腕可使其丧命。又如《孟子·告子》中所载关于人性与仁义的讨论。告子把人性比作杞柳,把仁义比作桮棬,说明仁义非天然本性。孟子引申了这个比喻,指出戕贼杞柳才能成为桮棬,却不能戕贼人以为仁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显示孟子高超的辩才。寓言是比喻手法的一种;有时杨柳意象还可构成暗喻,如《易经》以“枯杨生稊”和“枯杨生华”比喻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婚姻,构思巧妙而有谐趣。
最后,论者还谈到了先秦文学中杨柳意象对于后代文学的影响。(当然以《诗经》中此类意象的影响为最大。)

☚ 原型批评   老庄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 ☛
000027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