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愁Chóu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涉县、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未详其源。 愁chóu❶憂慮。司馬相如《長門賦》:“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 《愁》在新文艺中,我们所常见的字是玫瑰,是夜莺,是接吻,是拥抱,而在旧文艺中则是“愁”。例如,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温庭筠《菩萨蛮》)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中主《山花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主《浪淘沙》)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陆游诗) 暝色赴春愁。(皇甫冉诗) 以上所举只是就我所记忆的诗句,信笔写来而已。若果用种统计法来研究,恐怕真要有人太息中国的旧文艺几全部是亡国之音。 前三二年的我,也曾为过中华前途担过忧,以为这些愁来愁去的文艺,是中国民气消沉的表征,最好是将这一类的作品都拉杂而摧烧之。现在不知怎的(也许是得了骸骨迷恋的症候),对于这一类的作品,竟同情起来。(自然那些不能感人的作品是例外。) 我觉得旧文艺中,所用的愁所含的意义很广,凡我们心中的怀人思乡,感时伤世种种的郁闷感慨悲哀,几乎都用此字象征。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是象征相思之情的;“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是象征亡国之恨的;而如陆游的“闲愁如飞雪”;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字,则那种无名的,不可捉摸的心灵深处的悲哀的;再观秦少游的名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以愁来象征无边丝雨,则愁又是何等美妙细腻的心情。要之愁在旧文艺中所象征的心情,是以其在本文中的地位而定,若用种较明显浅近普通的名词来代替古人之所谓愁,即现在所谓无聊,所谓苦闷,有诗趣的天鹅绒般的悲哀。总而言之,生活上的不安而已。至于这种无聊苦闷悲哀的内容,那就复杂了。 本来人生只是生命的活跃,与环境的压迫的反抗的继续,所以无论他在社会上处的地位是富贵抑贫贱,其性格是贤抑不肖,除去神经迟钝,或其他少数的例外,几无人不感到生命的活跃,与环境的压迫反抗的苦闷,因这苦闷而发出来的叹息号泣,及偶尔因胜过环境的压迫而得着安慰及喜悦,由此喜悦而发出的欢忻的呼声就是文艺的原质,将此叹息号泣及欢呼用种文字象征出来就是文艺。但因人生是苦闷多而喜悦少,所以文艺中所表的心灵也是偏于号泣叹息一面。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诗穷而后工与诗人之爱言愁,其理是一样的,都是由于人生是苦闷的。 我并未主张诗人都要整日价忧伤憔悴,但是我以为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于文艺本身的价值无多大关系的,我们遇见欢乐固然应该笑,但遇见悲哀与苦闷同样的应该哭,只是别装哭装笑就得了。 一九二五,三,三,金陵 (1925年《语丝》第23期) 赏析这是一篇文学漫谈随笔,全文围绕着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个“愁”字展开议论,信笔写来,卓见迭出。其中虽然也涉及到某些文艺理论问题,但不作理论性的阐述,不是一篇文艺短论,而是一篇感发性的漫谈随笔。 在古代诗词中,这个“愁”字可以说触目皆是,不胜其多。但是人们对它只有一种笼统的大致的理解,很少细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具体的不同。作者对唐宋诗词中许多写愁的名句,细加比较和品味,体会到它们所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这个“愁”字具有象征性,凡“怀人思乡,感时伤世种种的郁闷感慨悲哀,几乎都用此字象征。”但象征的内涵各殊,有的指相思相爱之情,有的指国破家亡之恨,有的指无可名状的烦恼,有的指不可捉摸的悲哀,它们具体含意上的差别,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看此字在作品中的地位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经作者细心一一指出,使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这就启发人们读古人的作品,要深入细致地去体会和品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感情线索,才能明白它们的用意所在,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这除了用心探索和揣摩外,还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加以补充,切不可囫囵吞枣,望文生义,想当然地以为是什么什么,更不可用一个现成的框子去硬套。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言“愁”的内容特别多,这是由当时的社会人生所决定的,社会的压迫,环境的折磨,以及种种不合理制度,使个人的切身问题得不到自主解决,反抗斗争又屡遭失败,造成了人间许多悲剧,表现在文艺上便出现了大量的“伤痕文学”。本文作者说:“因人生是苦闷多而喜悦少,所以文艺中所表现的心灵也是偏于号泣叹息一面。”诗人之爱言愁,便是这个道理。什么样的现实人生,便产生什么样的文学,只要人生痛苦的根源未除掉,言愁的作品就不会绝迹。 写“愁”的作品,如此之多,应不应该承认呢?怎样来评价呢?作者的回答很干脆:“我们遇见欢乐固然应该笑,但遇见悲哀与苦闷同样的应该哭,只是别装哭装笑就得了。”只用三言两语,就把这个问题说透了,那就是遇哭则哭,遇笑则笑,哭与笑没有高下之分,只要真实不作伪就好。在文学作品中,既不可无病呻吟,也不可强作笑脸,是什么就表现什么好了。任何编造、粉饰,都不是文学。 作者擅长文艺创作,善于形象思维,观察事物深入细致,又工于治学,有较高的鉴赏力,故能对一些文学现象别有会心,说得头头是道,非常贴切。 愁读音ch·ou(ˊ),为ou韵目,属ou—iu韵部。士尤切,平,尤韵。 上一条: 瘳 下一条: 俦 愁〔chou〕 caob。 ![]() ![]() 愁chóu忧虑苦闷;忧虑苦闷的心情 愁❶忧虑:~绪︱~闷︱~苦︱~容︱~肠︱忧~︱悲~︱哀~︱乡~丨发~︱犯~︱消~︱~眉苦脸︱多~善感。 愁chóu❶ 忧虑:愁闷│愁苦│忧愁│多愁善感。 愁(9次) 忧愁。忧与~其相接《章·哀》 ~叹苦神《章·抽》 编~苦以为膺 不忍此心之常~ ~郁郁之无快兮 ~悄悄之常悲兮《章·悲》 欿~悴而委惰兮 居处~以隐约兮 ~修夜而宛转兮《哀》 愁chóu❶忧愁,忧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说文·心部》:“愁,忧也。”《增韵·尤韵》:“愁,虑也。”《大司命》:“羌愈思兮愁人。” 愁chou愁肠 愁城 愁楚 愁怀 愁苦 愁虑 愁帽 愁眉 愁闷愁容 愁思 愁结 愁云 哀愁 悲愁 别愁 发愁 犯愁 羁愁 焦愁 解愁 穷愁 乡愁 忧愁 愁肠寸断 愁多夜长 愁红惨绿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锁眼 愁山闷海 愁绪万千 愁云惨雾 多愁善感 借酒浇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愁chou忧虑: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什么也不用~|他成天闷闷不乐的,谁也不知道他在~什么?|现在不~吃不~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愁(同)哀 悲 愁chóu忧虑:当下(贾珍)正忧虑时,因宝玉在侧问道,“事事都算妥贴了,大哥哥还~什么?”(十三·280) 愁chóu愁❶讀爲揫,斂也。《禮記·鄉飲酒義》: “西方者秋,秋之爲言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羲者也。” 鄭玄注: “愁,讀爲揫,揫,斂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愁依注讀爲揫,子留反,下同。《爾雅》云: 揫,察也。” 《尚書大傅》: “何以謂之秋?秋者愁也,愁者萬物愁而入也。” 鄭玄注: “愁,收斂貌。” (《通德堂經解》) 哀、悲、愁、忧;欢、快、乐、喜、愉、悦○哀āi(形)悲伤;悲痛:~愁|~号|~伤|~叹|~痛|~乐|~丝豪竹|悲~|喜怒~乐|乐而不淫,~而不伤。 ○悲bēi(形)悲伤:~哀|~愁|~痛|~剧|~极伤身|~喜交集|~欢离合|~不自胜|我不喜欢看这~样儿。 ○愁chóu(动)忧虑:发~|犯~|~闷 |~容|忧~|~眉 |~肠百结|~死人了。 ○忧yōu(形)忧愁:~闷|~心忡忡|~伤|~郁| 内~外患。 ●欢huān(形)快乐;高兴:~乐|~笑|~快|~度新年|~庆胜利|~天喜地|饮酒尽~|握手言~|不~而散| 皆大~喜。 ●快kuài(形)愉快;高兴;舒服:~感|拍手称~| 一大~事|大~人心|令人不~| 一睹为~|亲痛仇~。 ●乐lè(形)快乐:~和|~趣|~陶陶|~极生悲|~以忘忧|欢~|其~无穷 |心里~开了花。 ●喜xǐ(形)快乐;高兴:~悦|~洋洋|~怒哀乐|~出望外|~溢眉梢|~眉笑眼|~在心里|~不自胜|~形于色|~降春雨|~获丰收|~笑颜开 | 闻过则~。 ●愉yú(形)愉快:~快|面有不~之色|一时的欢~|神色~悦。 ●悦yuè(形)高兴;愉快:喜~|不~|和颜~色|心~而诚服|心~神怡|怏怏不~|神人共~|愉~之歌。 喜←→悲 忧 愁 怒xǐ ← → bēi yōu chóu nù喜:快乐;高兴。 愁chóu〖动词〗 愁chóu〖形容词〗 愁chóu❶ 忧愁,忧虑。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似个长。”高适《别董大》:“莫~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愁*chouB3EE 忧愁 忧愁忧(愁忧;近~) 劳(愁劳) 郁戚 茕 痯 瘁 悴 悁(悁劳) 惙 慽 悯 骚(骚愁;骚忧) 顇(顦顇) 懤(懤懤) 忉 愵 颦悲蹙 惨惨 幽愁 另见:遭遇2 遭受 不幸 愁苦 苦恼忧伤 发愁 ︱高兴 愉快 ☚ 忧愁 各种忧愁 ☛ 愁chóu士尤切,平尤。 〖愁〗 粵 sau4〔收【陽平】〕普 chóu ❶ 憂愁。許慎《說文解字》:「〜,憂也。」李白《將進酒》:「與爾同銷萬古〜。」❷ 擔心。高適《別董大》(其一):「莫〜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❸ 淒慘。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雲慘淡萬里凝。」 愁指情志忧郁不解。《灵枢·本神》: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又“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 愁chóu忧虑。如:愁眉不展,愁容满面。 愁chóu指情志忧郁不解。 愁chóuⅠ (忧虑) worry;be anxious: 不 ~ 吃,不 ~ 穿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food and clothing; 愁chóu❶ 愁chóu(13画) *愁chóu13画 心部 愁 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