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历史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前1046~前256年)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到了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出现了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汉代(前206~220年)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从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到隋唐五代(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