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惠特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惠特曼1819—1892Walt Whitman

美国民主诗人。生于纽约长岛的无地农民家庭。只上过五年学,十一岁即开始独自劳动谋生。做过勤杂工、学徒、排字工人和小学教员。1839年开始写短诗,同时参加当地政治活动。1842年任《纽约曙光》报编辑。1846年改任当地民主党机关报编辑。后主编《自由民》,著文反对奴隶制。南北战争前夕,写了许多诗歌、政论、短文,歌颂民主自由,抨击奴隶制度和民族压迫。内战期间, 自愿看护伤员,创作《鼓声集》,鼓舞人民对叛乱奴隶主斗争到底。战争结束后,发表悼念林肯总统的诗篇,深刻表达了人民的哀思。战后曾在内政部和检查署工作。1873年瘫痪,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1882年完成1855年初版、后几经增补的诗歌巨著《草叶集》。所作诗反映美国社会风貌,歌颂欧洲革命风暴和美国劳动人民,风格热情奔放,确立了不受传统格律束缚的自由诗的地位。还主张诗歌应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强调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对美国和欧洲的诗歌有很大影响。后因病情恶化死于卡姆登寓所。

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Huiteman,Walt Whitman

美国诗人。出生于长岛一个农民家庭。后迁居布鲁克林。青少年时代当过信差、排字学徒、乡村教师、小报编辑,喜爱文学艺术。还通过思想进步的父亲,接受过民主思想的熏陶。他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游荡,与船夫、领航员、马车夫、渔夫、机械工、杂工等各行各业的人交游。这种生活为他后来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1839年,惠特曼开始发表诗文,并独自经营一份名叫《长岛人》的小报,从撰稿、编辑、排版、印刷、到发行均是自己担任。后来曾担任一些大报的编辑。他还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坚持反对资本家集团、反对蓄奴制的立场。1850年开始创作《草叶集》。
《草叶集》(1855)是惠特曼的诗歌总集,开始印行时,只有12首诗,以后每出一版,便增加新作,到1892年的最后一版时,已有近400首诗了。“草叶”的名字含有寓意,它代表理想和希望,是普通人的象征,是发展中美国的象征,是民主和自由的象征。《草叶集》中的诗可以分作内战前、内战中和内战后三个时期。内战以前的作品大都歌颂自然、歌颂人及其创造性的劳动,反对奴隶制,赞颂民主与自由。如《自己之歌》、《欢乐之歌》、《大路之歌》等长诗中就有许多地方歌唱山川林莽、大海田野的美丽;《为你,啊,民主哟!》等诗作中则表述对民主与理想的追求;《斧头之歌》、《各行各业之歌》、《拓荒者啊,拓荒者》、《横过布鲁克林渡口》、《大路之歌》等篇章中则洋溢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是对人体美的讴歌;《波士顿谣曲》、《欧罗巴》等是反对奴隶制的战歌。内战期间的诗歌号召人民起来参加战斗,歌颂那些为民主和自由、为推翻蓄奴制而英勇献身的战士,悼念被奴隶主阶级暗杀的林肯总统。《敲呀!敲呀!鼓啊!》、《父亲,赶快从田地上来》、《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当紫丁香最近从庭园中开放的时候》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内战结束之后,垄断资本主义对人民剥削和压迫加剧的事实深深教育了诗人,也使他感到幻灭和失望。但他仍然忠于民主和自由的理想,一方面揭露大资产阶级的腐朽和虚伪,一方面继续歌颂革命、歌唱自由和民主。
惠特曼是民主主义的伟大歌手,是民族与时代精神的体现者。他那为民主自由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他所创造的热烈奔放、气魄宏伟的自由诗体,使他不仅成为美国诗歌之父,也成为世界各国诗人的榜样。

☚ 德莱塞   欧·亨利 ☛
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Huiteman

19世纪美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上过几年小学,为糊口,曾当过信差,做过排字、印刷工人和乡村小学教师。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的创作反映着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广大人民的情绪和愿望。《草叶集》是他的诗歌总集。现在通用的集子是他“临终版”,即1892年发行的第9版,收有诗歌383首。惠特曼给自己的诗集取名 “草叶”是有寓意的,他认为 “草叶”是最普通、最富于生命力的东西,是普通人的象征,是发展中的美国的象征,是他关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的象征。他的长诗《自己之歌》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在 《草叶集》收入的诗里,作者赞美人,人的肉体, 人的创造性劳动, 像《大路之歌》、《斧头之歌》、《各行各业之歌》等等都是赞美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名篇;诗人在《自己之歌》、《欢乐之歌》及其它许多诗篇中描绘美国的森林、草原、田野、大海,显现着他对祖国大自然的火一样的情感;他歌颂民主、自由,同情黑人,反对奴隶制度,关注着欧洲大陆上发生的民族民主革命,愤怒地揭露那些利用战争发财的资产阶级,同时又为战争给人民带来悲惨不幸而深感痛苦不安。他的诗伴着世界革命的风云,随着时代的脉搏在起伏跳动,1871年, 当巴黎公社的战士们浴血奋战,面临失败的威胁的时候,他写下《啊,法兰西的星》,表达出他对正在与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搏斗的法国人民的眷恋。1873年, 西班牙革命失败, 他写了 《西班牙1873—1874》,预言自由终将属于西班牙人民。在《神秘的号手》中,他肯定反对暴政的革命斗争的意义,描绘出一个没有战争、压迫和痛苦的未来世界。惠特曼的诗热情奔放,他创作出不以音节为基础、每行字数不定、也不用韵脚的“自由诗体”。《草叶集》初版发行时,曾遭到当时美国文坛保守势力的非难和诋毁, 然而他的诗无论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经受住了长时间的考验,人们把他看作是民主主义的伟大歌手, 是他的国家和他的时代的精神的体现者, 把开创了一代诗歌新风的他称为 “现代美国诗歌之父。”

☚ 显克维奇   马克·吐温 ☛
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

现代美国诗歌之父,《草叶集》的作者。
惠特曼生于一个木工家庭,上过几年小学,以后辍学当信差、排字和印刷工人,还做过小学教师,担任过几种杂志的编辑。
1855年,他自费出版《草叶集》,收诗12首,以后每出一版,诗歌数量便有所增加,到最后一版时,已近400首。“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人和事物,诗人通过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情感表现了时代精神和国家的发展,此外,“草叶”还代表了理想和希望。《草叶集》中收录了很多呼吁民主、自由的诗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疑是勇敢的,此外,两首悼念林肯的诗歌一直传诵至今:《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
惠特曼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全心全意要建立美国式的文学。其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传统的诗体大不相同,他的诗句不以音步为基础,每行字数不定,也不用脚韵,这种自由诗体更利于表达奔放的思想感情。他还常用平行句和重叠句来加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草叶集》初版发行时,曾备受冷遇,遭到非难和诋毁,但时至今日,它已经受到时间的考验,并影响了世界各国诗人。

惠特曼像

☚ 梭罗   梅尔维尔 ☛

惠特曼1819—1892Walt Whitman

美国诗人。生于纽约附近的长岛,父亲务农兼作木匠。少年时代出外谋生,广泛接触劳动人民。1855年,代表作诗集《草叶集》问世,以后又多次增删和修改,直至逝世。他是美国著名民主诗人,其自由体诗歌为美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

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一农民家庭。幼年失学后当过医务所杂役、排字工人、小学教师,后又作过木工、泥水匠等。从小喜爱荷马、但丁、莎士比亚等名家著作。20岁开始写诗。南北战争前所作诗歌揭露了蓄奴制罪恶,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疾苦深表同情。南北战争时,在华盛顿陆军医院任义务护士,并创作诗集《桴鼓集》,热烈赞扬林肯及反奴隶制战士。战后诗作大多以批判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与道德的堕落为主题,表达了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诗作多收入《草叶集》,1855年初版仅收诗12首,最后第九版共收诗383首。晚年另作散文200余篇。其诗清新豪放,明快练达,突破了传统格律诗的桎梏,创作了一种崭新的、口语体的“滚滚向前”的长行自由诗体,成为自由诗的主要奠基人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对欧洲乃至世界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 梅尔维尔   马克·吐温 ☛
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Whitman

美国诗人。出生于长岛,父亲原来务农,因迁居布鲁克林,以木工为业,承建房屋。他只上过5年学,后来当过信差,学过排字,也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他喜欢游荡,结交船夫、马车夫、机械工、渔夫、勤杂工等;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信仰美国的民主主义。从1843年开始,进行业余写作;1846年初任布鲁克林《每日鹰报》编辑,同时为报社撰写社论。1848年是他一生中关键的一年,他确定了自己当作家的道路,并从此减少了政治活动,转向文学艺术。他的代表作《草叶集》,在1855年刊行第一版时,共收诗12首,到最后1892年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自己之歌》最长,有1300多行。他在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它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与平凡的普通人。他的诗歌涉及到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特别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了充分的反映。他还十分重视、而且也经常描写人们极为自然的性生活,认为人的肉体和性行为没有丝毫必须鄙视的地方。他的诗中有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东西,但是他并不真正信奉基督教,他认为每一个微小的生物或物件都包含着广阔的世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也发表过一些优秀的政治诗,如《欧罗巴》、《给一个遭到挫败的欧洲革命者》、《啊,法兰西之星》、《西班牙,1873—1874》等。此外,他还有一本散文集《典型的日子》。《草叶集》的长篇序言表达了惠特曼的文艺观点。他的文学创作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

☚ 裴多菲   马克·吐温 ☛

惠特曼1819—1892Walt Whitman

沃尔特·惠特曼。诗人。生于纽约州长岛亨廷顿附近。11岁辍学,后当过排字工、乡村教师。1846—1848年任布鲁克林《鹰报》编辑。后任《市民报》、《时代》报编辑。内战时曾参加护理伤员工作。1873年中风瘫痪,但仍继续从事写作。其代表作《草叶集》1855年面世,共收诗作12首,以后不断再版,补充了大量新诗。1892年出第9版,即“临终版”,共收诗作383(一说372)首。其中最长的诗篇是《自我之歌》,计1336行,表达了草叶的象征意义和诗人心中的民主自由理想。《草叶集》中其他的名篇还有《软骨头之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阔斧之歌》、《欧罗巴》、《啊,法兰西之星》、《神秘的号手》等,另有组诗《桴鼓集》。其诗作歌颂民主自由,歌颂大自然和“自我”,宣扬泛神论思想。认为美国正在成为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更需要精神上的提高和升华。在艺术风格上形成独特的“自由体”形式,并大量采用重叠句、平行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对欧洲诗歌和中国五四时期新诗的发展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