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惠州七女湖之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惠州七女湖之役

 为了分散清军注意,孙中山派出许雪湫筹划潮州起义之后,又派邓子瑜等在惠州地区发动。
 邓子瑜,惠州归善人,在香港、新加坡经营旅馆业,惠州会党逃到南洋时大都投靠于他。1907年4月,邓子瑜从南洋到香港,委派陈纯、林旺、孙稳等在归善、博罗、龙门等处分三路起事。6月2日,陈纯等在距惠州二十里的七女湖集众竖旗,劫夺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军巡船哨弁多人。檄文云:“洋洋中国,荡荡中华,千邦进贡,万国来朝。夷人占夺,此恨难消。招兵买马,脚踏花桥,木杨起义,剿绝番苗。军民人等,英雄尽招,正面天子,立转明朝。”[1]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封建意识都突出地表现出来了。显然,这一支会党队伍还不曾受到同盟会多少革命思想的影响。5日,起义军进攻泰尾。7日,克杨村。8日至柏塘,计划攻取博罗县城。各处会党纷纷响应,吓得归善、博罗的清朝官吏只能紧闭城门。义军来去飘忽,所向披靡,多次击败清军,“如入无人之境”[2]。后因接济军械不到,李准又率领进攻黄冈的清军来攻,不得已埋枪解散。
 一支无后方的军队是不能持久作战的。惠州地区的会党以强悍著称,兴中会成立以来,革命派在该地发动起义,每次都取得相当的胜利,但结果都不得不以“散伙”告终。
 除归善一路外,其他两路因为清吏发觉,戒备严密,未能发动。
 陈纯于失败后逃亡香港,转赴南洋;邓子瑜则被香港华民政务司勒令离境;孙稳于1909年被香港当局引渡给清政府广东当局杀害。

惠州七女湖之役

清朝末年,同盟会发动的一次起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二日邓子瑜和陈纯等受孙中山的指派,集三合会党在惠州七女湖(距惠州10千米)竖旗起义。五日下秦尾,大败清军;七日克杨村;八日攻陷柏塘,击毙清军头目。接着,义军分兵攻击八子爷、公庄等地,矛头所向,清军望风披靡。惠州协统两次派兵抵御,均遭失败;后派巡防营洪兆麟进攻,至八子爷山凹,洪中枪坠马,大败而逃。清军东路、中路巡防营亦相继失败。但起义军因孤军作战,军械不济,遂在梁化墟埋枪解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