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情节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情节剧 情节剧法文melodrame,又译作“传奇剧”。一种充满奇情与夸张、并以情节取胜的戏剧形式。在欧洲是在一种有音乐伴奏,由演员吟诵的民间小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大型戏剧,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流行于各国。后来,大都表现为空洞抽象的善恶斗争或悲剧、喜剧场面的穿插,结构多为扬善、惩恶的双重线索,也多离奇。代表作家有法国的皮格雷库尔等。17世纪意大利的音乐戏剧也曾用此名。 ☚ 田园剧 佳构剧 ☛ 情节剧 情节剧剧情发展中包含着大量偶然及巧合的因素,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戏剧情境险恶多变的戏剧称为情节剧。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情节剧被后世称为“原始情节剧”。原始情节剧常在曲折的情节中包含着惩恶扬善的道德宣传,而且多有音乐配合剧情,容易被观众接受。19世纪后,情节剧逐渐衰落,但作为一种样式,此后仍有作品出现。在现代戏剧中,诸如惊险剧、侦破剧、推理剧等,均可列入该范畴。 ☚ 电视剧 神话剧 ☛ 情节剧 情节剧依题材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 戏剧情境险恶多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剧情发展中包含着大量偶然及巧合的因素,充满了紧张的戏剧场面。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情节剧被后世称为 “原始情节剧”。它们通常有4个程式化的人物: 高贵勇敢的男主角,年轻美貌的女主角,代表邪恶势力的坏蛋,滑稽的丑角。它们的情节也是程式化的: 第一幕表现爱情; 第二幕坏蛋作恶,女主角受难; 第三幕男主角在丑角的帮助下惩罚坏蛋,以大团圆结束。原始情节剧常在曲折的情节中包含着惩恶扬善的道德宣传,而且有优美的音乐配合剧情,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在欧洲,考茨贝曾写过200多部情节剧,其中以 《厌世与忏悔》(1789) 最为著名。皮克塞雷克尔(1773—1844) 也是有名的情节剧作家。在19世纪,这类情节剧也曾风行一时。有人认为,普兰奇的 《土匪》 (1829) 是最后一部原始情节剧,从此以后,它逐步衰落。情节剧作为一种样式,此后仍时有作品出现。大仲马 (1802—1870) 的 《波琳》 (1840),鲍塞考尔改编的 《科西嘉兄弟》 以及大量根据通俗小说改编的情节剧,仍然拥有很多观众。在现代戏剧中,诸如惊险剧、侦破剧、推理剧等等,都可以列入这个范围。 ☚ 历史剧 佳构剧 ☛ 情节剧 情节剧依题材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戏剧情境险恶多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剧情发展中包含着大量偶然及巧合的因素,充满了紧张的戏剧场面。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情节剧被后世称为“原始情节剧”。它们通常有4个程式化的人物:高贵勇敢的男主角,年轻美貌的女主角,代表邪恶势力的坏蛋,滑稽的丑角。它们的情节也是程式化的:第一幕表现爱情;第二幕坏蛋作恶,女主角受难;第三幕男主角在丑角的帮助下惩罚坏蛋,以大团圆结束。原始情节剧常在曲折的情节中包含着惩恶扬善的道德宣传,而且有优美的音乐配合剧情,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在欧洲,考茨贝曾写过200多部情节剧,其中以《厌世与忏悔》 (1789)最为著名。皮克塞雷克尔(1773—1844)也是有名的情节剧作家。在19世纪,这类情节剧也曾风行一时。有人认为,普兰奇的《土匪》(1829)是最后一部原始情节剧,从此以后,它逐步衰落。情节剧作为一种样式,此后仍时有作品出现。大仲马(1802—1870)的《波琳》 (1840),鲍包塞考尔改编的《科西嘉兄弟》以及大量根据通俗小说改编的情节剧,仍然拥有很多观众。在现代戏剧中,诸如惊险剧、侦破剧、推理剧等等,都可以列入这个范围。 ☚ 历史剧 佳构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