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悬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懸鍾
懸鍾  xuánzhōng

亦稱“絶骨”。足少陽膽經穴。在外踝上三寸。懸,指懸挂。因其在外踝上,未及於足,猶如懸挂之狀,故名。主治腰痛,筋骨攣痛。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難經·四十五難》:“八會穴之一,髓會絶骨。”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懸鍾,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者脈中,足三陽絡,按之陽明脈絶乃取之。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醫宗金鑒》卷八十五:“懸鍾主治胃熱病,腹脹肋痛脚氣疼,兼治脚脛濕痹癢,足指疼痛針可停。”

悬钟

经穴名。代号GB3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肌腱之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 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图118)。

图118

悬钟Chüenku

系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外踝尖上3寸,于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肌腱之间凹陷处。施针时直刺0.5~1寸。主治颈项强、胸肋痛、胸腹满胀、膝腿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悬钟

经穴名。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八会之一—髓会。位于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等。直刺0.5—0.8寸;可灸。

悬钟

悬钟

足太阳胆经穴。取穴:在足外踝上3寸处(见图2-1-4)。主治:落枕、腰膝疼痛、半身不遂、脚气。刺灸法:直刺1~1.5寸。局部酸胀。针尖略向上斜刺,感应到膝部。温灸15~20分钟。

☚ 光明   行间 ☛

悬钟xuánzhōng

经穴名。代号GB3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前外侧, 外踝上3 寸, 腓骨前缘。主治落枕、偏头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0. 5 ~ 0. 8 寸。炙3 ~ 5 壮或5 ~10 分钟。本穴为八会穴之一——髓会。

悬钟

悬钟G39Xuanzhong

足少阳胆经穴。首见《甲乙经》。别名绝骨。是八会穴中的髓会穴。位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正坐或侧卧取之。相当于腓骨短肌和趾长伸肌分歧部; 有胫前动、静脉分支; 并有腓浅神经。本穴位置另说在腓骨前缘。
一般直刺1~1.5寸。针后局部及踝关节痠胀或向足底放散。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头项、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颈项强,鼻衄,喉痹,瘰疬,腋肿,心腹胀满,胸胁疼痛,四肢关节痠痛,半身不遂,筋骨挛痛,血痔,脚气,躄足,跟骨痛,脑疽,附骨疽,浑身疮癞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落枕,偏头痛,颈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肿大,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舞蹈病,血管性头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 阳辅   丘墟 ☛

悬钟

Xuanzho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