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悬旗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悬旗风

病证名。系指发生在悬壅垂上的血泡。见《喉科指掌》卷三。症见悬雍垂尖端变圆,形似黄豆或桂圆核,红若樱桃,脉来洪数。此由胃火郁盛而发。治宜清热解毒。方宜加味黄连解毒汤、加味甘桔汤等。外吹朱黄散或冰射散等。即悬旗小舌,参见该条。

悬旗风

也作悬风。指悬壅垂尖端处的血泡。因肝胃二经痰热火毒蕴结,或过食辛辣厚味,肺胃积热,上熏咽喉所致。

悬旗风

悬旗风

口腔内突然发生血泡,血泡生于悬雍垂处,称为“悬旗风”,又名悬旗小舌。血泡生于上腭者,名为飞扬喉。本病多发于阳盛体质。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积热,日久化火而上炎,致使血分蕴积热邪,热伤脉络,迫血外溢,上充口腔,或进食粗硬食物,擦伤口内脉络,或用力咯痰,致使口腔血络受损,而引发此症。《图注喉科指掌·卷3》说:“悬旗风生于帝丁,下垂尖头变圆,粗如桂圆核大,红如樱桃,此因多食厚味燥酒,以致胃火郁盛而发,胃脉浮洪者是。”
本症见于悬雍垂或上腭等处,突然发生紫色血泡,并迅速胀大,形似黄豆,或如桂圆,或如核桃,大小不定,肿胀不适,妨碍饮食,甚则舌伸缩不利,血泡可自溃而愈,若溃破感染邪毒,则糜烂疼痛,或有痰涎增多等症。《疮疡经验全书》云:“悬雍垂处起一大血泡,可堵塞咽喉,影响呼吸,但常迅速自破而病情缓解。”本病的治疗,一般以外治为主,若破后染毒溃烂者,宜配合内治之法。内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用加味黄连解毒汤。若见舌苔黄腻,口渴脉数者,酌加生石膏、天花粉以清胃生津止渴、凉血解毒;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以通便泄热;肿痛重者,加当归、赤芍药、怀牛膝以活血去瘀,消肿止痛,或用清咽散加连翘、葛根、黄柏、山栀子、生石膏等。外治,用三棱针或刀尖将血泡挑破,放出紫血,则肿消痛止,或在患处加吹冰硼散。若发生在悬雍垂上的血泡,可先用压舌板将悬雍垂托住,再用刀尖由上向下轻轻划破,不可向内、向深刺之,以免损伤好肉,引起出血不止。一般血泡破后,则可自愈。若患处感染邪毒而致溃烂者,应用清热解毒、化腐生肌之品,如用金银花、甘草等量煎水含漱,并吹冰麝散或珠黄散,每日2~3次。要注意避免进食辛辣煎炒及粗硬食物,预防再发本病。

☚ 口丫疮   口腔白斑 ☛

悬旗风xuán qí fēng

uvular hematom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