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恤Xù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恤由之后也。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吊之,孔子学士襄礼。” 望出东鲁。
❷《姓氏考略》注云: “盖以善於赒恤人而得氏,如救氏、赦氏之类。”

恤xù

❶憂,憂慮。孔臧《諫格虎賦》:“國政不恤,惟此爲歡。”東方朔《答客難》:“禮儀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❷周濟。司馬相如《上林賦》:“恤鰥寡,存孤獨。”

恤xù

忧虑,悲伤。《邶风·谷风》三章:“我躬不阅,遑恤我后。”郑《笺》:“恤,忧也。我身尚不能自容,何暇忧我后所生子孙也。”《小雅·杕杜》四章:“期逝不至,而多为恤。”毛《传》:“恤,忧也。”郑《笺》: “君子至期不装载,意不为来,我念之忧心甚病。”《大雅·桑柔》五章:“告尔忧恤,诲尔序爵。”郑《笺》:“恤,亦忧也。我语女以忧天下之忧,教女以次序贤能之爵。”

☚ 恫   恪 ☛

读音x·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辛聿切,入,术韵。
❶怜悯;怜恤;体恤。
❷救济。如:抚恤金。
❸顾虑;忧虑。
❹安置。
❺葬仪。
❻姓。

上一条: 下一条:
䘏、賉、卹{}4357塞子。粤语。广东广州〖〗。酒樽~瓶酒塞子。门闩;插销。粤语。广东广州〖〗。呢度门钉两个~至稳阵这扇门要钉两个插销才牢靠。强迫。粤语。广东阳江〖〗。~人做事。塞。粤语。广东广州〖〗。𫽋个恤嚟~实个樽拿个塞子把瓶子塞紧。闩。粤语。广东广州〖〗。~住门瞓闩上门睡觉。投篮。英语shoot的音译。粤语。广东广州〖〗。~波投篮球‖~中一个波得两分。

恤xu

❶担忧。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不~国事。”《吕氏春秋·权勋》:“是望荆国之社稷而不~吾众也。”(是:这。荆国:楚国。社稷:国家政权。)
❷怜悯。《汉书·晁错传》:“男女有昏,生死相~。”(昏:婚,婚姻。)《史记·项羽本纪》:“不~士卒而循其私。”
❸救济,周济。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有无相~,患难相救。”(有无:富有的人和贫穷的人。)

*卹賉䘏xù

❶怜悯
 △ 怜~。
❷救济
 △ 抚~。
【注意】不读xuè。

恤卹、賉

❶顾虑;忧虑:不~。
❷同情;怜悯:怜~丨体~丨轸(zhen)~。
❸救济:~金丨周~丨抚(fu)~。

恤xù

❶ 怜悯:怜恤︱体恤。
❷ 救济:抚恤︱恤金。
❸ 姓。

恤xu

恤金 恤贫 恤衫1 恤刑 恤恤 不恤 抚恤 怜恤 体恤

恤xù

怜悯:皇上因~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儿子,立刻引见。(二·37)

❶憂也。《詩經·邶風·谷風》: “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鄭玄箋: “恤,憂也。” 《詩經·小雅·蓼莪》: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鄭玄箋: “恤,憂。” 《詩經·大雅·桑柔》:“告爾憂恤,誨爾序爵。” 鄭玄箋: “恤,亦憂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 “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 鄭玄注: “恤,謂災危相憂,民有凶患,憂之,則不懈怠。”《周禮·春官·大宗伯》: “以恤禮哀寇亂。” 鄭玄注: “恤,憂也。” 《禮記·喪記》:“《國風》曰:我今不閱,皇恤我後,終身之仁也。” 鄭玄注: “恤,憂也。” 《禮記·大學》: “上恤孤而民不倍。” 鄭玄注:“恤,憂也。”
❷振憂貧者。《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二曰六行: 孝、友、睦、姻、任、恤。” 鄭玄注: “恤,振憂貧者。”

恤xù

〖动词〗
一、忧虑,顾念,考虑(2)。《祭公谏征犬戎》: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非常忧虑人民的疾苦,才去除掉他们的祸害。《三槐堂铭》:皇恤厥德。——没有空考虑自己的品德修养。
二、抚恤,周济(2)。《子产坏晋馆垣》:而恤其不足。——周济宾客所缺乏的东西。《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这个人做人,怜悯无妻无夫的人,周济那些无父无子的人。

恤卹xù

❶ 忧虑。《诗经·邶风·谷风》:“我躬不阅,遑~我后?”(阅:容。)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不~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❷ 顾及。《战国策·秦策五》:“战胜宜阳,不~楚交,忿也。”
❸ 怜悯,同情。《吕氏春秋·慎大》:“民心积怨,皆曰:‘上天弗~,夏命其卒。’”《隆中对》:“民殷国富而不知存~。”
❹ 救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振贫穷而~孤寡,行恩惠而给不足。”贾谊《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

*䘏;賉;卹xu

D0F4
❶〈文〉忧虑;顾念:士大夫多以不~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王安石文)。
❷怜悯,同情:怜~/体~。
❸救济:抚~/~金。

忧虑

忧虑

忧(忧念;忧思;忧恤;忧虞) 疚(疚怀) 恤(不~) 病(~于外忧) 虑恐 轸虑 惕虑 燋虑 悬虑 愁虑 愁思 焦心 悁勤
心中忧虑:内忧
内心忧虑:愁心
忧虑时俗:悯时病俗
担心忧虑:恐虑 寒心销志 寒心消志
挂念忧虑:念恤
惊慌忧虑:惊虑
嗟叹忧虑:嗟忧
哀伤忧虑:悲忧
悲伤忧虑:伤忡 怆恤
不必忧虑而忧虑:过忧
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杞虑 杞忧杞天忧 杞人忧天 杞人之忧 杞人之虑 杞国之忧 杞国忧天 杞天之虑 杞天之忧
忧虑的样子:恤恤 惕然 敖然 踧眉
(忧愁、担心:忧虑)

另见:忧愁 愁闷 发愁 担心 担忧 顾虑 忧郁

☚ 忧虑   各种忧虑 ☛

救助

救助

护 济(济助;济恤;存济) 援(相援;解援) 拯(拯济) 匡 赒济 赒助 赈助 赈益 赈饷 振救
匡正救助:匡济
 辅佐匡济:辅济
 安定匡济:宁济
接济,救助:馈 赡 周旋 周济 施济赒济 济恤 资全
 以财物周济人:布 贷 施予 施与
 赠送财物周济:
 周济困急:周急
 照料周济:经恤
赈济救助:赈救 赈捄 贷救
援救,救助:济救
抚慰救助:抚恤
慰借,救助:呴濡
受苦受难的百姓身处困境,亟待救助:鲋在涸辙
到了十分危急时而给予救助:危而后济
给予救助使得安全:救全
从危险中救出来:救挽
前往救助:赴(赴救;赴助)
 往救危难:赴难 登难 身赴危难
 往救急难:赴急
得到救助:得救 遇救 获救
 在困境中获救:悬解
 得救脱险:遇救
救助、济度使摆脱:济脱
紧急的救助:急救 缨冠之救
在困乏中及时的济助:芜蒌粥
竭尽全力的救助:匍匐之救
 竭尽全力前往救助:匍匐往救
广为救助:弘济
以死相救:相死(拯救和援助:救助)

另见:资助 救济 救护 助人 救难 ︱构陷

☚ 救助   救助方法 ☛

体恤

体恤

恤(省恤;昭恤) 体悉
体恤部属:抚物
上级体恤下属:剪须和药 剪须烧药 翦须烧药
将帅体恤士卒:吮疽 吮疮
对部下或百姓的爱护体恤:抚养
忧心国事,体恤人民:忧国恤民
对百姓的安抚体恤:抚字
顺应人意,体恤民众:顺天恤民
敬畏上天,体恤民众:畏天恤民
对有功绩的人表示体恤:闵劳
同情、体恤贫穷年老的人:怜贫恤老 恤老怜贫 怜贫惜老
安慰体恤:安恤
宽大体恤:宽恤
宽容体恤:明恤
怜爱体恤:怜恤愍惜 恻悯
 动情怜恤:震怜
哀怜体恤:愍恤
加恩体恤:惠恤 惠抚
体恤并提携:体练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恤)

☚ 眷顾   照料 ☛

救济

救济

振 赡(拯赡) 救拯 拯救 拯济 舟航 济拯 利济 存济 营济 润济 拯济 调济 周赈 拯恤 营恤
救济社会:拯物
救济贫困:济贫(劫富~) 匡困 救穷
 免除租税救济饥贫:蠲赈 蠲振
救济患难:救患 恤患
救济急难:周亟周济,救济;恤 周 赒
 赈济,救济:振济
互相救济:互济
哀怜救济:愍救
抚慰救济:劳恤
 安抚救济:安济
收容救济:收恤 收挽
开仓救济:发赈
紧急救济:急赈 急振
广泛救济:弘济 恢济 周济

另见:接济 抚恤︱勒索

☚ 救济   救济人 ☛

顾念

顾念

借 恤 眷 恋恋 留盼 回顾
在外对家事国事的顾念:内顾
顾念私情:顾私
爱惜顾念:吝顾
怀念,顾念:瞻怀
深切顾念:笃念
深切顾念和怜悯:轸恤
昔日关怀顾念之情:旧眷
顾念的样子:眷然
(惦念;顾及:顾念)

☚ 感念   各种思念 ☛

怜悯

怜悯

怜(怜见;怜矜;怜恻;怜愍;怜恤;悯怜) 愍(愍念;愍怜;愍惜;愍恻;隐愍;留愍) 悲(~天悯人) 矜(矜闵;矜愍;矜悯;矜怜) 恤(恤矜) 隐 哀(哀矜;哀念)悯念 轸悯 恻隐
怜悯穷困的人:矜穷 悯贫
同情怜悯的心:恻隐之心 恻隐之念 恻隐之怀 恻怛之心
法官审出了犯人的实情就要怜悯他,不要居功自喜:哀矜勿喜
令人怜悯:可悯 可怜生
值得怜悯:可怜见
同情,怜悯:恻 哀
爱惜怜悯:爱悯
仁爱怜悯:仁恻
仁慈怜悯:慈悯 慈愍
对人慈悲怜悯:大慈大悲
顾念怜悯:顾恤 忧恤
深切顾念和怜悯:轸恤
宽容怜悯:宽悯
动情怜悯:震怜
感动怜悯:感恻
既惊惧惶恐,又同情怜悯:怵惕恻隐
容易受感动而产生怜悯或同情:心软
不容易受感动而产生怜悯或同情:心硬
叹息怜悯:咨闵
悲伤怜悯:哀恻
悲痛怜悯:痛愍
值得怜悯:可怜 可念 生怜
贫困可怜:跋蓝
可怜亦复可笑:悯笑
赐予怜悯:垂怜 垂悯 垂矜
赦其罪而怜悯之:肆矜
怜悯不安:矜疚
用谄媚取得别人的怜悯:贡媚取怜
怜悯的样子:悯然 愍然
(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怜悯)

☚ 恻隐   哀怜 ☛

恤䘏xù

辛聿切,入术。
❶担忧,忧虑。《易·晋》:“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❷体恤,救济。《韩非子·外储说》:“振贫穷而~孤寡,行恩惠而给不足。”
❸丧事,丧仪。《南史·顾觊之传》:“打鼓送~。”

〖恤〗 粵 seot1〔蟀〕普 xù

❶ 憂慮,擔憂。許慎《說文解字》:「〜,憂也,收也。」(擔憂、體恤他人的苦況,並收容救濟他們。)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士大夫多以不〜國事。」
❷ 體恤,憐憫。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今不〜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❸ 周濟,救濟。賈誼《論積貯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合役之人而为私家占有者。人户的一种。“恤”是是贱称。有的纳钱代役,并 不真正从军服役。代役钱作为将领和俸禄来源之一,称“举恤为禄”。有的合役之人被送给私家, 方镇离职时, 送给离职官僚将领的称 “送故之兵” 。东晋时的 “送故”便是首先将更兵转入私门, 其次才将布米赠予。《晋书·范宁传》: “送兵者至于千余家, 少者数十户, 即力入私门、复资官廪布,兵役既竭, 枉服良人” 。参见“送故” 。

☚ 义故   客 ☛

恤[卹、賉]xù

Ⅰ  ❶ (怜悯) pity; sympathize: 体 ~ understand and sympathize with
❷ (救济) give relief; compensate: 抚 ~ comfort and compensate a disabled person or a bereaved family Ⅱ  (姓氏) a surname: ~ 由 Xu You

恤xù

孤念寡

❷ 存耆老|体入微

❸ 爱民物|顺天民|畏天民|忧国民|振穷贫|赈穷

*䘏;賉;卹xù

(9画)

【提示】血,第五笔宋体是竖,楷体是撇。

*恤〔卹 賉〕xù

9画 心部
(1) 〈书〉顾虑;忧虑: 不~人言。
(2) 怜悯;体谅: 体~|怜~。
(3) 救济: 抚~|~金。
(4) 〈方〉[英shirt]英语“衬衫”的音译: ~衫(衬衫)|T~(短袖套头衬衫)。

恤()


侯馬盟書92:27,春秋
恤亟。
按: 上下結構。

酸棗令劉熊碑,東漢
勤恤民殷。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恤民之要。

熹平石經《易》殘石(背面),東漢
勿恤。
按: 上下各增一横。

熹平石經《易》殘石(背面),東漢
孚乃利……見大人勿恤。

徐義墓誌陽,晉
接恤施惠。

慈慶墓誌,北魏
遂爲恭宗景穆皇帝昭儀斛律氏躬所養恤。

元誘妻馮氏墓誌,北魏
天道無親,與善虚恤。

寗懋墓誌,北魏
撫導恤民。

董美人墓誌,隋
汴州恤冝人也。

顔家廟碑,唐
無恤。

朱庭瑾墓誌,唐
銜恤終巳。
《説文》: “恤,憂也。收也。从心血聲。”
許慎與“卹”同訓。實物文字材料也常通用。參血部“卹”字。金文、漢簡假“血”作“恤”。 陳逆簠: “(懽)血(卹)宗家。 ”馬王堆漢墓帛書《六十四卦·登(升)》: “利見大人,勿血(恤)。”

☚ 怕   忓 ☛

恤䘏賉卹xù

战国以来的形声字。战国时上血下心,小篆、隶楷左心旁,右血声。韵变即入声略转,如钺魆(xù,黑暗义),谲(jué)橘例。本忧虑义。也略兼有血义,心血、热血沸腾等。引申为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如:体恤。又引申为救济。如:恤金|抚恤。小篆又有卹字,卩是人跪坐形,也是形声兼会意,与恤义一般相同。本或一字。秦汉篆隶右旁或作双耳刀(邑)。约中古时恤字或作賉,从貝,从血,血亦声。现以恤为本字,又较通行,作规范字,其他三字形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

恤賉★异◎异;卹★异◎常★常◎常


xù恤,形声,从心,血声,本义为忧虑、顾虑,引申为顾念、怜悯、救济等。又作“賉”“卹”,意符改为貝或卩。《异体字表》以“賉”“卹”为异体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