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恒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恒星héngxīng宇宙中由炽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的星体,如太阳、织女星等星体。古人认为它们的位置恒定,故称。 恒星héngxīng〈名〉本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恒星可以发光│恒星的寿命一般比较长。 恒星hengxin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天体:太阳是一颗~。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其他 > 恒星 恒星 héngxīng 亦稱“經星”、“常星”、“常宿”。指目視位置不變之星,故名。實際并非恒定不動,祇是短時間内,不能覺察其位置變化。其本身能發光、發熱。肉眼能見之恒星約六千五百顆,如用天文望遠鏡看,則多得難以計其數。《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杜預注:“恒,常也。謂常見之星。”《穀梁傳·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見。恒星者,經星也。”《史記·天官書》:“夫常星之變希見,而三光之占亟用。”《漢書·天文志》:“凡天文在圖籍昭昭可知者,經星常宿中外宫,凡百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唐·盧仝《月蝕》詩:“當時常星没,殞雨如迸漿。” 恒星←→行星 游星héng xīng ← → xíng xīng yóu xīng恒星:本身能发出光和热的天体,如太阳、织女星。 星体 星体星(星星;星历;星榆;星子;星花;星珠;星纬;天星;行~;卫~;夜~;幽~;巨~;新~;孤~;残~) 宿 另见:天光 明亮 发光 运行2 闪烁 ☚ 星体 各种星 ☛ 恒星héng xīng能发光,位置比较固定的星。《穀梁传·庄公七年》:“~~者,经星也。” 恒星能自己发光的天体。肉眼可以看到3000多颗恒星,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几十万至几百万颗恒星,银河系有恒星1000亿~2000亿颗。1718年哈雷发现恒星在运动。太阳附近的恒星运动速度约为50km/s。太阳本身的运动速度约为19.7km/s。恒星的直径最大有的可以达到太阳直径的1800倍,参宿四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900倍。大角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23倍。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0.1~10倍。最大有的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120倍。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出现3类天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恒星 恒星hengxing是自己发光的天体。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由于它们离地球十分遥远,用肉眼看不出位置变化,只看到一个光点,所以自古人们就称它们为“恒星”。实际上所有的恒星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从对大量恒星的分析研究发现:恒星的大小相差非常悬殊,大的非常大,如仙王星座的VV星的主星,直径可比太阳直径大2000多倍,而小的又非常小,如一颗中子星直径只有20~30公里左右。恒星的质量却很相近,多数恒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0.5~5倍之间,少数在1/30~70倍之间,比起大小的差异就小得多了。因而恒星的密度相差极大,大的极大,如中子星密度是水的10万亿倍,即1亿吨/(厘米)3;小的极小,如心宿二密度只有水的百万分之一,还不到地球表面空气密度的千分之一。常用绝对星等(参考“星等”)来表示恒星的发光能力 (即光度),光度小的恒星叫矮星(如太阳是矮星),光度大的叫巨星,更大的叫超巨星,表面辐射的能量最多。恒星的颜色也各不相同,这反映了它们的温度不同。发红橙色的恒星,温度偏低约2000~4000度,发蓝白色的,温度可达几万度。太阳温度居中约6000度,发黄色。 ☚ 星座 银河系 ☛ 恒星 恒星hengxing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大质量气体球。太阳就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典型恒星。其它恒星由于距地球非常遥远,因此,用最大的望远镜观看也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而其相对位置似乎也固定不变,因此称它为“恒星”。古人为了认星方便,把天穹上众多的恒星划分为不同形状的区域,即星座。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记载,西方则以许多神话传说来命名星座。1922年国际天文学会把星座名称做了统一划分,规定全天88个星座,星座中的每一颗星用希腊字母标出。星座完全是为辨认方便而划分的,实际上同一星座的星并非有一定物理联系,它们往往处于不同的距离,只因投影效果,才给人们以靠近的感觉。 ☚ 太阳耀斑 行星 ☛ 恒星 恒星hengxing宇宙中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太阳就是一颗恒星。除了太阳以外,别的恒星都离地球很远,因此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些亮点。其实每个恒星都像太阳一样,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在恒星之中,太阳的体积和温度都是中等。有些恒星比太阳还要大许多倍,上面的温度也比太阳的温度还要高许多倍。恒星实际上都在不停地运动,但是它们离我们太远,我们察觉不到它们的运动,因此古代人们把它们称为恒星,意为永恒不动的星。后来人们虽然认识到恒星并不是永恒不动的,但是恒星这个名称还是延用了下来。 ☚ 星星 行星 ☛ 恒星 恒星Hengxing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由于它们离地球非常遥远用肉眼不能发现它们在天球上的位置变化,只能看到一个位置不变的光点,因此人们称它为恒星,实际所有恒星都在不停地运动。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恒星全天有3 000多颗。恒星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太阳。恒星的亮度用星等来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恒星的光度差别很大,一般把光度小的恒星叫矮星,光度大、体积较大的恒星叫巨星,比巨星光度还要大的亮星,体积更大叫超巨星。恒星一般体积都很大,但彼此相距遥远,都表现为天球上的光点,恒星的大小相差悬殊,最大的恒星仙王座VV星的主星,直径比太阳直径大2 000多倍,小的一颗脉冲星直径仅20-30公里。恒星质量都很相近,恒星的密度相差很大。恒星的光谱可以确定恒星大气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光谱型对应于一定的表面温度和颜色,光谱系列也是温度系列。恒星大气的基本结构是最外层星冕,温度很高,密度很低。往里是色球,再往里是光球,这是大气底层密度最大的部分,恒星的全部光学辐射几乎都由此发出。根据恒星物理特性的变化可分为稳定性恒星和不稳定性恒星。恒星的光度、光谱、磁场等物理特性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周期的、半周期的或无规则的变化,这种恒星叫变星。变星可分两大类,几何变星和物理变星,几何变星是几个天体间的几何位置发生变化或恒星自身的几何形状特殊等原因而形成的。物理变星是恒星自身的物理过程而造成的变化。物理变星按其变光的物理机制分为脉动变星和爆发变星两类。爆发变星按爆发规模又可分为超新星、新星、矮新星、类新星和耀星等类型。恒星在大尺度上分布均匀、在小尺度上分布有不均匀性,双星是宇宙间相距很近的两颗星体,两颗星分别称为双星的主星和子星,双星是规模最小的恒星集团,聚星指三、五个相互有物理联系的恒星组成多种恒星系统,有时也称三合星,四合星等。星团指由10颗以上恒星组成的,彼此具有物理联系的恒星集团。恒星的演变和衰亡都是经过星云凝缩而经过最长的主星序以后,演变成巨星,最后有一部分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气壳飞走,核心压缩成中子星一类的致密星而趋于死亡。 ☚ 星等 行星 ☛ 恒星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本身能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因太遥远,短期无法察觉其相对位置的变化,故名。质量范围为1032—1035克;尺度范围为106—1014厘米;密度相差悬殊;光度为太阳的几十万分之一到50万倍;几乎都有X线发射;辐射能源主要为内部的氢或氦的聚变反应。多得不计其数,肉眼可见的仅6500颗。以星座名加希腊字母(或拉丁字母、或数字)命名,最亮的有专名。 恒星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以外的其他恒星,虽然都在不停地运动,但因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在短期内,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相互间位置的改变,故称为恒星。全天空,人眼能看到的恒星约6500颗,主要的明亮恒星约50颗。 恒星sta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