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 (晋)程咸 奕奕恒山①,作镇冀方②。 伊赵建国③,在岳之阳。 【题解】 恒山又名太恒山、元岳、常山。相传4000年前大舜巡狩四方,见此山形势雄伟,封为北岳。恒山南临全晋,北控朔方,西衡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形胜千年。主峰在浑源县城南,分东西二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对峙,浑水中流。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干天,楼台殿宇散落于苍松翠柏之间。此诗写恒山的地理形势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作者】 程咸,字延休,由魏入晋,历官到侍中,原有集散佚。 【注释】 ①奕奕:高大、盛美。②冀方:指今山西一带。冀,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西全省、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③伊赵:指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伊,用于句首的语助词。 恒山山名,在上曲陽。《周禮·夏官·職方氏》: “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恒山。” 鄭玄注: “恒山,在上曲陽。”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恒山 恒山 héngshān 亦稱“互草”、“常山”、“七葉”、“鷄骨常山”。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乾燥根莖。圓柱形,似鷄骨,彎曲扭轉,黄棕色,質硬。主治瘧疾,瘰癧,腹中積聚。始載於秦漢典籍,因避漢文帝劉恒諱改稱“常山”,沿用至今。《神農本草經·下經·恒山》:“一名互草,生川谷。”清·孫星衍等注:“舊作‘常山’,《御覽》作‘恒山’是。”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恒山》:“一名七葉。”宋·唐慎微《證類本草·草部·常山》引南朝梁·陶弘景曰:“[常山]出宜都、建平,細實黄者,呼爲鷄骨常山,用最勝。”參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常山》。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落葉木本 > 常山 > 恒山 恒山 héngshān 恒山héng shān一作“扫”或“归”。旧时北京地区镖行谓北 (方位)。恒山,五大名山之一,别称“北岳”,因谓之。 恒山【同义】总目录 北岳恒山恒山药名。出《吴普本草》。即常山,详该条。 恒山中国名山,五岳之一。自古为道教圣地。北岳恒山,又名常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浑源县城东南5km处(景区),在桑干河与滹沱河2水系之间,山脉南接五台山,北临大同盆地,东北与小五台山衔接,西南延至云中山。全长约250km,宽约20~50km,面积约5850km2。一般海拔在1500m以上,主峰玄武峰,海拔2016.1m,为五岳第2高峰。恒山主峰分为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峰,双峰对峙,胜似龙门,峡谷溪流,金龙腾飞,古有胜景18处。在恒山下金龙口峭壁上,建悬空寺是一大奇观。自古代到明清形成宏大建筑群,仅主峰就有祠庙60余处,号称“3寺4祠7亭阁,7宫8涧15庙”,可见规模之大。李白、徐霞客都来此山题字考察,传为千古佳话。早在4000多年前,舜帝巡游恒山,遂封为北岳。山雄、峰多、寺悬、瀑泉、石雕,“公输天巧”,美不胜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庙会,游山观景的人越来越多。 恒山 恒山恒山又称太恒山、元岳、柴岳、常山。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至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遂封为北岳。西起雁门关,东入河北省,绵延数百公里,景区面积100平方米,有108峰。主峰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有东、西两峰,东峰天峰岭、西峰翠屏山,双峰对峙,浑水中流,为古之天险。 恒山巍峨峻峭,穿云摩天,被称为北国万山之宗,是五岳之一,山上怪石嶙峋,古树参天,环境清幽,是中国道教圣地。自西汉时期开始兴建庙宇,到明、清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之说。今尚存悬空寺、朝殿、九天宫、会仙府等寺庙30多处,不少殿宇依险峻山势而建,似危楼悬阁,这是恒山建筑的一大特色。 悬空寺建于北魏,已有1400多年历史,它镶嵌在高耸的峭壁之上,上负危岩,下临深谷,依山作基,就岩起宫,殿廊参差,凌空欲飞,有险、巧、奇的特点,是恒山十八胜中第一奇观。唐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看到悬空寺,叹为“天下巨观”。古人用“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的诗句,盛赞了悬空寺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 朝殿为北岳主庙,又称恒宗殿、元灵宫,气势雄伟庄严,坐落下于半山峭壁之下。大门名崇灵门,门内两边有青龙、白虎两殿,由正中向上登103级陡峭石阶,过南天门牌楼,便达朝殿,殿内供奉北岳大帝金身塑像,神位上方悬有康熙手书“化垂悠久”御匾。四周碑石林立、牌匾众多,其中元代铁铸云牌、明代铁铸鐎盆为恒山珍贵文物。 九天宫又名碧霞宫,在玄武井西北,它与纯阳宫、太乙庙、斗母宫、山神庙、疮神祠组成仅次于主庙规模的古建筑群。宫内大殿下供奉九天玄女母像。殿旁有耳殿、东西配殿和钟鼓楼,院内有一石洞,名为玉皇洞。玉皇洞又分内、外两洞,外洞道人栖居,内洞有玉皇神像和悬树飞天等泥塑。 会仙府是恒山最高的古建筑,又名集仙洞,坐落在一个弯月形的石窟内,府内塑有上、中、下八洞神仙和福、禄、寿三星。府外崖壁上满布历代名人赞誉恒山的石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恒山除有10多处古建筑胜景外,还有紫芝峪、出云洞、琴棋台等自然景区及金鸡报晓、夕阳返照、岳顶松涛、玉羊游云等自然景观。游恒山可从浑源县出发,先游悬空寺,过恒山水库至古时迎接皇帝大臣的停“恒宗”两个字,为明人所书,即成山门巨匾。过大字岭有4株高达数丈的迎客松,松龄已800多年,再向上走山势骤然陡峭,到一处曲径弯道即为虎风口,此处因风大且声如虎啸而得名。向北至著名的果老岭,相传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毛驴上天之处。这里南有百药荟萃的紫芝峪,北有凌空欲飞的飞石峰,峰下有九天宫建筑群。再向上就到了朝殿,在此可朝拜北岳大帝,可饮甜井之水驱赶劳顿。朝殿向上再行约2小时可达天峰绝顶,此时俯瞰千里朔方,万种景象尽在眼底。 ☚ 情人谷 黄河大铁牛 ☛ 恒山 066 恒山五岳中的北岳,位于浑源县境内,主峰海拔2017米,居五岳首位。分东西两峰,东称天峰岭,西叫翠屏山,浑水中流。山雄地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班固、唐代李白、明代徐霞客都曾登山游览。古有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悬空寺等。自然景点有琴棋台、白云洞、果老岭、云阁虹桥等。悬崖峭壁上留有古人题咏。主要景区绿化工程初具规模,使“绝塞名山”披上了绿装。 ☚ 五台山 内蒙古自治区 ☛ 恒山又称“太恒山”、“元岳”、“常山”。相传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至此见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对峙,浑水中流。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楼台殿宇散布其间。古有十八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10多处。著名的悬空寺坐落在金龙口的绝壁上,殿宇楼阁40间全是陡崖峭壁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气势壮观。还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观。参见“地理”中的“恒山”。
恒山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主峰由天峰岭(东)和翠屏山(西)两座大山组成。恒山,海拔2050米,自古以来为兵家争夺之地。其中丹岩山和“悬空寺”最为著名。参见“旅游学”中的“恒山”。 恒山 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浑源县境内,是著名的五岳之一。主峰海拔2000多米。山上怪石嶙峋,峰回路转,古树参天,楼台殿宇点缀其间。恒山古有18胜景,今尚存者,如悬空寺、九天宫、会仙府等,让人神往。峭壁悬崖上布满了宋、辽、金、元、明、清历代名人的题咏。恒山还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李广、唐初尉迟恭、北宋杨业、明徐达、清多尔衮,均在此征战,建功立业。在方圆几十里的恒山古道上,到处都有古战场的遗迹。 ☚ 云岗石窟 五台山 ☛ 恒山héng shān《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常山(33)。药名。常山的别名,参见“常山”条。 恒山 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境内,西衡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分为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对峙,陡立雄伟,浑水从中流过,自古为兵家必争天险,峰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琴棋台、书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区蔚为壮观。悬崖峭壁上镌刻的古人题咏以及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特定环境和时间的自然景观,尤为游人神往。山上苍松翠竹之间散布着楼台殿宇。古有18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10多处,以悬空寺最为有名。据《恒山志》载: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全寺有楼阁殿宇44间,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登楼俯视,如临深渊; 谷底仰视,悬崖如虹; 隔谷相望,如壁间雏凤。寺内楼阁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曲曲折折,别具一格,构思之奇妙饶有诗情画意,“公输天巧”。80多尊铁铸、泥塑、石雕像散布寺内,古人题咏镌刻于壁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 ☚ 帝国大厦 恒河 ☛ 恒山 恒山北岳恒山,又名元岳、常山。传说4000年前舜巡狩四方,来到此山,见山势雄伟、景色秀丽,便封为北岳。恒山西当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几百里。主峰在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双峙,浑水中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此地有十八胜景,现在还有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楼台殿宇。悬崖峭壁上留有众多的古人题咏。恒山的自然景观是很优美的,著名的有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等。 悬空寺是恒山奇观之一。据 《恒山志》 记载; 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全寺有殿宇楼阁40余间,悬挂在恒山之麓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崖壁呈90°垂直。陡崖上凿洞眼,插入悬梁,挑出崖外,再在悬梁上铺板立柱,构筑梁架,建成殿阁楼台。挑出崖壁较远的建筑下有立柱支撑,40余间建筑物从山崖南面一字排开,贴伏在崖壁上,地势险窄。院内南北各有危楼对峙,既是门楼,又是碑亭,下砌砖壁承托。人在上面可俯瞰溪谷风貌。又有两座三层檐歇山顶殿阁,南北高下相对,中隔断崖,架栈道相通,上面又起重檐楼阁两层,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寺内主要殿堂有三官殿、三圣殿、三教殿等。三宫殿供道教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中国古代神话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承袭这一说法,《道藏》 中有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三圣殿供释迦及弟子像。三教殿供孔子、老子、释迦,以示三教合一之意,而释迦居中。 栈道石壁上刻有 “公输天巧” 四个大字,意思是寺院的建造象公输般一样天公巧成。公输般就是鲁班。他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刨、钻等工具。历代工匠都尊他为祖师。这座寺主要以建筑构思奇特著名。当地民谣说: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可见它的奇险。寺内保存的一块清同治三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当时维修悬空寺时的情况,木匠们都用一根大绳系着大圈围在腰间,再挽一个圈蹬在脚下,把绳头结在上层山崖上,人悬荡在半山腰间,随着更换的梁木支柱上下游走,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修完全寺。 悬空寺内还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的人物像80余尊,以及各种碑刻题字,也都有文物价值。 北岳恒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绝妙的建筑艺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 衡山 嵩山 ☛ 恒山 恒山北岳恒山,又名元岳、常山。传说4000年前舜巡狩四方,来到此山,见山势雄伟、景色秀丽,便封为北岳。恒山西当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几百里。主峰在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双峙,浑水中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此地有十八胜景,现在还有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楼台殿宇。悬崖峭壁上留有众多的古人题咏。恒山的自然景观是很优美的,著名的有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等。 悬空寺是恒山奇观之一。据 《恒山志》记载: 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全寺有殿宇楼阁40余间,悬挂在恒山之麓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崖壁呈90°垂直。陡崖上凿洞眼,插入悬梁,挑出崖外,再在悬梁上铺板立柱,构筑梁架,建成殿阁楼台。挑出崖壁较远的建筑下有立柱支撑,40余间建筑物从山崖南面一字排开,贴伏在崖壁上,地势险窄。院内南北各有危楼对峙,既是门楼,又是碑亭,下砌砖壁承托。人在上面可俯瞰溪谷风貌。又有两座三层檐歇山顶殿阁,南北高下相对,中隔断崖,架栈道相通,上面又起重檐楼阁两层,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寺内主要殿堂有三宫殿、三圣殿、三教殿等。三宫殿供道教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中国古代神话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承袭这一说法,《道藏》中有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三圣殿供释迦及弟子像。三教殿供孔子、老子、释迦,以示三教合一之意,而释迦居中。 栈道石壁上刻有 “公输天巧” 四个大字,意思是寺院的建造像公输般一样天公巧成。公输般就是鲁班。他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刨、钻等工具。历代工匠都尊他为祖师。这座寺主要以建筑构思奇特著名。当地民谣说: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可见它的奇险。寺内保存的一块清同治三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当时维修悬空寺时的情况,木匠们都用一根大绳系着大圈围在腰间,再挽一个圈蹬在脚下,把绳头结在上层山崖上,人悬蔼在半山腰间,随着更换的梁木支柱上下游走,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修完全寺。 悬空寺内还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的人物像80余尊,以及各种碑刻题字,也都有文物价值。 北岳恒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绝妙的建筑艺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 衡山 嵩山 ☛ 恒山五岳之一。位于山西省东北部。西连管涔山,东至河北省边境。有108峰。主峰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对峙,浑水中流。天峰、翠屏山上占有十八胜景,今尚存悬空寺、朝殿、天峰岭、翠屏山、千佛岭、温泉、龙山景区等。 悬空寺 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000米处恒山下金龙口西崖的半山腰。始建于北魏(386年~534年)时期,明清曾重修。寺坐西向东,大门南向。进大门过暗廊为一处长约10米、宽3米的寺院。背崖处有两层殿宇,下层是和尚食宿之处和佛堂,上层是三佛殿(内有脱沙三世佛像和明代铁铸韦驮像)、太乙殿和关帝殿。在三佛殿、太乙殿和关帝殿的脊顶南北各起配殿两间,高倚于岩龛,分别为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和千手观音殿。院南北各有一座两层危楼,相互对称,设悬梯上下相通。寺院南北两端有一方形耳阁,悬空突出,底层一面砌砖,启月宫式圆窗,两相对称。寺院北的断崖上悬两座三层九脊殿阁,南北高下对峙,中间断崖数丈,架栈道以通,两殿内有释迦殿、三官殿、纯阳宫、观音殿、三教殿(内塑释迦、老子、孔子像)。在栈道的石壁上镌刻着“公输天巧”四字。现已全面整修,以崭新的面貌使古老的悬空寺展现于中外游人面前。 朝殿 又称“北岳庙”。位于恒山主峰天峰岭南的石壁之下。明弘治年间建。山门内有恒山之神泥塑。自山门至朝殿石阶103级,每级石阶高0.6米,宽约0.4米。朝殿依山而建,面阔5间,进深3间。两旁有东西耳殿和钟鼓楼,东耳殿旁建更衣亭,西耳殿旁建藏经楼,今为住山道人居处。殿中楹额匾上题“贞元之殿”4字。前廊下置放清代御祭恒山文碑、重修恒山庙碑20余通。还有一通恒山真迹图碑,即恒山全景图碑。殿内塑北岳恒山之神像,4名文臣和4位武将侍立两旁,高3米多。朝殿西耳门外有“金鸡报晓处”。朝殿后山岩下有元灵宫、会仙府和康熙御书“化垂悠久”碑楼。会仙府内塑有历代相貌神态各异的仙道泥像。悬崖峭壁上有“天地”、“大观”、“灵峰耸秀”、“天下名山”等颂赞恒山雄姿的许多大字石刻。会仙府西北有“琴棋台”。朝殿西南依山建有龙王庙、灵官府、关帝庙、文昌庙、奶奶庙、纯阳宫、碧霞观、十玉殿等庙宇。朝殿南面,从西向东有马神殿、紫微宫、官亭、白虎观等。白虎观内有南北相隔数尺的“玄武井”,又称“潜龙泉”,两井水北甜南苦。 天峰岭 恒山极顶。从朝殿有东西两条路可登峰顶。从西路上沿途可观赏琴棋台西的象鼻岩、通元谷等怪石。 翠屏山 恒山的主峰之一。峰北的半崖绝壁间有一道东西百米长的崖台,沿崖台散建有三清殿、文昌阁、纯阳宫、白衣殿、朱衣阁、娘娘庙、魁星阁和翠屏书院等。主殿为三清殿,面阔3间,进深1间,殿内正面中间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塑像,两旁还有14尊塑像。 千佛岭 位于恒山主峰西南25千米处。顶部的一块大的天然峭石上建有一座7米高的小砖塔,上刻“千佛宝塔”4字,塔高4层,平面呈六角形。塔座高2米,四周刻有花纹图案。塔下峭石南面凿3个佛洞,名千佛洞。一个洞内正面与东、西面各刻高1.5米的石佛1尊,周围刻有10厘米高的小石佛数以千计。另外两个洞分上下洞,上洞刻大小石佛11尊,下洞石刻佛像难以看清。千佛洞西原有一座千佛寺,又称上寺;千佛寺南500米处有一座板方寺,也称下寺;千佛寺北250米处有一座后寺,称碧峰寺。 温泉 位于恒山南距浑源县城49千米的汤头村东。在寸草不生的三四亩的河沙地上,一年四季不停地从沙里向外喷出烫热的泉水。今在泉边建疗养院,内设男女大池塘、小池塘,以及分病类的男女单间盆塘。在唐河河床上人工打一深63米的热水井,水温达63℃,需通过水箱冷却使水温降到40℃左右后再送到每个浴池。经化验,温泉水中含有镭、氡等放射性元素及硫化氢、钾、钠、钙、镁等10多种成分,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胃酸过少、轻度心血管病、早期糖尿病、早期高血压、神经炎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龙山 位于恒山主峰西15千米处。海拔2266.8米。顶峰上有山洼,林木茂盛。山上的松林号称“林海”,景色别致。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恒山举行庙会,届时山上山下,人山人海。 恒山heng shanMount Heng (in Shanxi Province) 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与山西接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