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kara Ⅲ桑卡拉,心灵导师。 知识链接 (1) 概要:他是印度的心灵精神和哲学老师。桑卡拉大神出生在卡拉提村,该村位于圣河佩里雅尔河岸,佩里雅尔圣河也叫库尔纳和普尔纳。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他出生在公元前509年,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他属于公元84 年的人,还有一些人认为他出生在公元前509年至公元84年之间的很多个不同的时间段。无论怎样,大家一致认为,这位伟大的导师活了32岁。 (2) 出生: 桑卡拉的父亲名叫西瓦古茹,母亲名叫阿尔亚姆巴。这对属南布迪里(婆罗门种姓) 的夫妇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子嗣,因此他们去特楚尔特别著名的湿婆庙里敬拜湿婆。那座庙宇里供奉的神是乌尔萨卡利斯瓦拉和瓦塔恭那撒。不久以后,湿婆神恩赐给他们一个儿子。人们认为,因为湿婆大神对向自己虔诚敬拜的西瓦古茹和阿尔亚姆巴感到十分满意,因此,他把他自己变成了他们的儿子。这个孩子开始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智慧和力量,五岁时,男孩桑卡拉举行了佩戴圣线仪式。八岁时,他已经对吠陀、各种经论、往世书、史诗等等十分精通。那时候,孩子没了父亲, 母亲独自承担起了抚养个孩子成人的任务。 (3) 鳄鱼的袭击:这个孩子对任何小孩玩的东西都没有兴致,而是对放弃尘世生活这方面感兴趣。儿子的这种态度让母亲很悲伤,于是她想让儿子结婚,但是,男孩根本就不想那样做。像命中注定的一样,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给男孩的生活带来了转折。有一天,母亲和儿子在佩里雅尔河里沐浴,这时,一条鳄鱼咬住了男孩,他大声哭了起来,母亲十分震惊,有一个习俗,当危险或死亡威胁到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要开始遁世期的修行。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桑卡拉祈求他的母亲允许他开始遁世期的修行,母亲同意了。就在那一刻,鳄鱼没有像预料中的一样去袭击他,而是出人意料地消失了。男孩从水里出来,毫发未伤,他立刻开始了修行。桑卡拉开始云游之前向母亲保证,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会出现在母亲床边,也会为母亲举行葬礼。 (4) 古鲁的出现:那时,还不到7 岁的桑卡拉开始向北方出发,寻找古鲁。在讷尔默达河岸,他看见乔荼波陀大神的门徒哥文达·波加瓦提波陀,波加瓦提波陀坐在一个洞穴里,四周围坐了很多聪明人,桑卡拉走近他,问他是否可以收他做门徒,教授他遁世期的知识,桑卡拉被接收了。 (5) 控制水灾:当桑卡拉在修行住所居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讷尔默达河发洪水,使得它两岸的房屋都即将被淹没在水中,人们很震惊。桑卡拉把自己的苦行僧水罐放下来,然后诵起了对水的赞美诗。顷刻间,已漫延到河岸的水又回到了河里,人们和他们的房屋都得救了。后来,他的古鲁让他去迦尸,住在那里,给吠檀多哲学的三大原典即《薄伽梵歌》《奥义书》和《梵经》写赞美词。 (6) 莲花帕达:按照古鲁的指示,桑卡拉去了迦尸,在那里,他收了第一个门徒毗湿奴萨里曼,他是从迦尸国侏罗地区来的一个年轻人,桑卡拉叫他萨南达纳。后来,陆续有其他的门徒加入,但是,渐渐地,在各个级别的门徒之间产生了敌意。桑卡拉的其他门徒认为后来加入的门徒是属于萨南达纳的那一派,对萨南达纳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尊重。于是,桑卡拉决定向他们证明萨南达纳是一个有着天赋和美德的门徒。有一天,桑卡拉和其他门徒在恒河里沐浴,他叫在河另外一头的萨南达纳过来到他跟前,萨南达纳走在恒河河面上,走向了他的古鲁,他每走一步,都会有一瓣莲花的花瓣掉在他的脚下,为他铺路,防止他沉入水中,从那天起,他就被叫作莲花帕达,而他的同门也意识到了他的伟大。 (7) 哈斯塔玛拉卡:哈斯塔玛拉卡是桑卡拉最优秀的门徒之一。有一个故事讲到他是如何成为桑卡拉的门徒的:他天生不能说话,他的父亲底瓦卡拉把他带到桑卡拉面前,说自己相信只要有伟大的古鲁的赐福,他的儿子就会说话了,桑卡拉问哑的孩子:“你是谁?”孩子答道:“我是灵魂,和我身体的每一部分、身体的每一处特性以及思想都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与身体及思想完全不同。”男孩把一些诗文背诵给桑卡拉作为问题的答案,每段诗文的结尾都是:“我是灵魂,自我,永恒的知识,意识是它的特点。”男孩的答案让桑卡拉十分高兴,桑卡拉收他为门徒。男孩以哈斯塔玛拉卡为名字来进入遁世期修行,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拥有知识的人就像手掌中握了醋栗。 (8) 弢塔克阿加利耶:弢塔克阿加利耶是继哈斯塔玛拉卡之后的另一个弟子。弢塔克阿加利耶这个名字背后有一个故事。这位弟子通过赞美桑卡拉来请求桑卡拉收他为弟子,所使用的赞美词由不同的弢塔克组成,这些赞美词吸引了桑卡拉,于是他决定收他为弟子。他的真实名字叫卡拉纳萨,但是古鲁给他起名弢塔克阿加利耶,因为他的赞美诗的韵律。 (9) 旃荼罗古鲁:有一个故事讲到,湿婆化装成旃荼罗去迦尸看桑卡拉,桑卡拉接待了他。有一天早上,桑卡拉在恒河沐浴完之后,正要返回维斯瓦纳萨庙时,一位旃荼罗带着他的猎狗,手里捧着一罐水迎面走来,桑卡拉要求他给自己让路,那个旃荼罗立刻问道,“是身体还是灵魂该让道?身体由血、肉、骨头等等组成,身体的成分也由这些组成;但是,灵魂是统一的、是无所不在的。那么,在这两者之间,你要求哪一个给你让路?”桑卡拉听到这个问题后,意识到旃荼罗非普通人。事实上,他就是湿婆,他化装成了旃荼罗,桑卡拉在他面前屈服了,桑卡拉想到了神说过,那个已经达到梵我合一的人就是他的古鲁,他可能是一个婆罗门或一个旃荼罗。 (10) 对文法家的嘲弄:桑卡拉创作了一首诗名叫“冒哈姆德加拉”,在诗中他嘲笑了文法家。有一天,当桑卡拉走在迦尸的街道上时,他看见一个文法家正在学习文法规则,然后,他写了特别甜美的一首诗—— 《戈文达赞歌》来表达他对文法家重复记忆无用的文法规则的嘲弄,但是在这首诗的第一节桑卡拉书写如下:“噢!愚蠢的人啊!敬拜戈文达,面对他沉思。你对戈文达的沉思实现了真理,当死亡来临时,文法佛经不会来帮助你。” (11) 看见毗耶娑:当湿婆伪装成一个旃荼罗出现在桑卡拉面前时,他要求桑卡拉去毗耶娑的修炼处巴达瑞卡史拉马。桑卡拉去了那里,拜访了毗耶娑,也正是在那里,桑卡拉遇到了他最好的古鲁戈文达帕达。他带着毗耶娑和戈文达帕达的祝福返回了迦尸国,致力于写作。 (12) 年龄:桑卡拉有着神话般的一生,梵天只分配给他8年的寿命,在桑卡拉离开卡拉提的家之前,有一些苦行僧包括投山仙人和那罗陀来到了他的家里。由于这些苦行僧对桑卡拉的接待十分满意,因此他们赐福与他,让他可以活16年,而不是梵天所允许的8年。有一次,当桑卡拉在迦尸写作时,毗耶娑伪装成一位老人来了,他们俩谈了很长时间,莲花帕达认出了扮成老人的毗耶娑,他以以下的方式告诉了毗耶娑和桑卡拉:“如果湿婆的化身桑卡拉和毗湿奴的化身毗耶娑相互吵架的话,世界上怎样才会有和平和幸福呢?”当他以这种方式揭穿他们后,毗耶娑承认了桑卡拉的《弥漫差经住》是正确的,而且赐福与他,让他可以活32年,而不是16年。 (13) 桑卡拉和曼达纳米斯拉的争论:学者认为桑卡拉和曼达纳米斯拉的争论是桑卡拉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与争论相关的事件有三个:桑卡拉遇到库玛里拉布哈塔、他打败曼达纳米斯拉和他进入另一个人的尸体。❶遇到库玛里拉布哈塔:桑卡拉的主题在前思维派哲学暴露出了缺点和不足。对讨论这一主题,库玛里拉布哈塔是最有资格的人,也因为这个原因,桑卡拉从迦尸去普拉亚加,但是,库玛里拉布哈塔并不在适合讨论的状态,他把一堆稻谷壳置于火上,慢慢地将自己烧死了,他自愿接受惩罚来弥补自己犯下的错。多年之后,他穿上佛教徒的服饰,从导师那里学习和研究佛教的秘密,为的就是反驳这个宗教。库玛里拉布哈塔十分信仰业,因此,根据业中规定的禁令,他自己有意做错,他决定把赎罪当作一种义务。桑卡拉特别遗憾地发现库玛里拉布哈塔并没有在讨论的状态,他不能和他讨论前思维派哲学中的不足。库玛里拉布哈塔建议桑卡拉去找伟大的学者曼达纳米斯拉来讨论前思维派哲学。 ❷曼达纳米斯拉被打败:当桑卡拉到了曼达纳米斯拉的房子的时候,那里正在举行一场葬礼,进入房子的大门是锁着的,桑卡拉通过瑜伽的力量进入了房子,给曼达纳米斯拉讲了自己拜访的目的,曼达纳米斯拉同意了桑卡拉的提议。接着,两人之间展开了辩论,曼达纳米斯拉的妻子布哈拉提和她自己的一位博学的学者作为辩论的仲裁者,在辩论开始前,她把花环带在了两位辩论者的脖子上,宣布道:“辩论中被判为输的人,他脖子上的花环上的花就会凋谢。”辩论持续了好几天,曼达纳米斯拉脖子上的花环开始有了凋谢的迹象,根据辩论的规则和情况,他承认了失败,并接受成为桑卡拉的弟子。 ❸帕拉卡亚普拉维萨(进入另外一人的尸体中):但是,布哈拉提争辩道,桑卡拉在辩论中打败自己的丈夫是远远不够的,她也尝试挑战与他辩论,桑卡拉接受了挑战。他们在辩论中,讨论了很多观点和学问,桑卡拉赢了所有这些辩论。最后,布哈拉提在她的辩论中提到了一些与性爱学科有关的一些观点,桑卡拉承认他对这一主题了解得不是很多,因为他在特别小的时候就开始修行了,但是,他告诉她说如果给他一些时间准备,他也会进行这个主题的辩论。布哈拉提给他一些时间来准备,因此,辩论延迟了。桑卡拉准备学习有关性爱的知识,就在那时,一位名叫阿马鲁卡的国王去世了。桑卡拉交代自己的弟子好好看护自己的身体,他自己通过瑜伽的力量进入了国王的尸体,国王复活了,他的臣民都为他的神奇复活感到不可思议,兴奋异常。进入阿马鲁卡尸体的桑卡拉在王宫里享受着皇家的快乐生活,他从王宫里的王后们那里掌握了一些性爱之事的实践经验,国王的臣民都觉得这位复活的国王更好、更聪明。国王的首席大臣怀疑附在国王身体上的灵魂是另外一个人的,他觉得可能是某个瑜伽修行者的灵魂附在了国王身上,因此,他开始走访整个国家,试图找出哪里有一个瑜伽修行者的尸体,最后,他发现了桑卡拉的身体。当他们把桑卡拉的身体要烧掉时,桑卡拉的弟子们赶紧告知了在王宫中扮成阿马鲁卡的桑卡拉,桑卡拉立刻退出了国王的身体,进入自己那具已经躺在柴堆上即将被烧死的躯体,他向拉克西米大神祈祷,从烧着的柴堆上出来。桑卡拉立刻回到了曼达纳米斯拉的屋子,辩论再一次开始。布哈拉提意识到在性爱这个话题上桑卡拉也不会被打败。就这样,桑卡拉在与曼达纳米斯拉的辩论中,获得了全胜。曼达纳米斯拉要求桑卡拉授予他遁世期的知识,而且要收他为弟子,桑卡拉照办了。布哈拉提也跟着丈夫一起接受了遁世期的修行。 (14) 母亲之死:桑卡拉知道现在是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了,依照对母亲的承诺,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应该陪在身边,于是他回到了卡拉提。她的母亲去世了,他安排好了葬礼,但是他的亲戚们不和他配合,因为他们认为,根据萨斯缇斯中规定的相关礼仪,让一个已经进入遁世期修行的儿子来给自己母亲组织葬礼是不对的。最后,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桑卡拉独自一人为母亲进行了葬礼仪式,他用自己屋子里的植物的枝干搭建了柴火堆,把母亲的尸体切成块,把它们一块块放到柴堆上,就这样火葬了尸体。 (15) 开始云游:在火葬了母亲之后,桑卡拉开始云游。人们认为他在印度云游了三次。无论他走到哪儿,他都会交到朋友和敌人,正是在云游的过程中,他在印度四个地区建立了四个中心,南部的是斯里吉利,东部的是迦甘那萨,西部的是德瓦拉卡,北部的是巴达里那撒,现如今,这些中心仍在发挥着作用。在现代印度,可以发现,一些湿婆庙、毗湿奴庙、提婆庙以及印度其他的一些宗教机构都富有表现力地体现着桑卡拉的成就和独一无二的荣誉。传统认为,桑卡拉从凯拉萨带来了五个林迦,把它们置于五座大庙中,分别是:克达拉的穆克缇林迦;尼泊尔尼拉坎萨的帕拉林迦;西达穆巴拉姆的冒克萨林迦;斯里吉利的薄迦林迦;坎西的夭迦林迦。“五合一”这种敬拜方式也是由桑卡拉提出的,根据这种体系,阿迪亚、阿姆比卡、毗湿奴、甘达婆和摩诃首罗应该一起被敬拜,敬拜者可以给自己特别的神赋予特别的重要性,桑卡拉在每一个中心都派一个自己的弟子去担任负责人,这些中心在不二论哲学的保存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中心的负责人在不同的时期被人们称为吠陀主义者,拥有高贵的灵魂。桑卡拉大神一些特别重要的圣地有:在巴达瑞卡史拉马的吉夭特马圣地;在扎格纳特城的牛增山圣地;在斯里吉利的萨拉达圣地;在坎西的卡玛克提圣地。就这样,他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哲学任务和目标,桑卡拉也到了32 岁的大限。一些学者认为,他在克拉达的一个洞穴里消失了,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他在坎西上升到了无所不知的境界,并在那里度过了他最后的日子。 (16) 他的著作:桑卡拉的文学著作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弥漫差经住》、独创著作、对各位神灵的赞美诗和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