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性无善恶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性无善恶论

 告子提出的人性论。关于告子,我们只知道他是战国时人,其它则一无所知。如果不是孟子拿他来做论敌,告子其人连名字也不会留下来。根据《孟子》 记载,告子主张 “性无善恶” 的依据是: “生之谓性。”所谓 “性”,就是与生俱来的食色两种本能: “食色性也。” 食是生存的本能,色是生殖的本能,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告子还打了一个比方:“性好比流水,在东方挖个口子,就往东方流,在西方挖个口子,就往西方流。” 孟子也用水来比喻: “水的确是不分东西,难道也不分上下吗?人性之善,就好比水往下流。你当然可以引水上山,但那是水的本性吗? 是外力改变了水的本性,正如人行不善,是环境使然,并非人性如此。” 而且,食色二欲是任何动物都有的本能,把人性降低到动物本能的水平,这在尚不知道 “人猿同祖”而视人为 “万物之灵” 的古代中国,当然是对人性的一种亵渎。孟子就反驳告子说: “未必狗性就是牛性,而牛性就是人性吗?” 在古人心目中,人性与兽性明显是有上下贵贱之分的,所以,告子的 “性无善恶”论就难以成立。

性无善恶论

战国告子的人性论。《孟子·告子上》:“性无善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生来不具有道德属性,善恶由后天修养形成。


性无善恶论

中国战国时老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认为:1.“食色,性也”,“生之为性”,性是人生存、生殖的欲望和本能;2.“性无善无不善”,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3.性如同急流,“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善恶是后天形成的。

性无善恶论

性无善恶论

战国时期告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即人生来具有的自然本能。告子又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同上)对于孟子以仁义为人性所固有的论点,告子反驳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杞柳”为自然,“杯棬”系人为,二者不能等同;“性”与“仁义”,亦有自然与人为的差别。既以“自然”为性,故无善与不善可言。告子的观点和孟子的观点都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性善论   炔钦 ☛
000005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