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肠系膜淋巴结的急性原发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回结肠系膜的淋巴结群。急性发作时淋巴结水肿、充血、质软,可有小量浆液渗出,大小数目不一。阑尾肉眼所见基本正常,附近回肠浆膜可有轻度水肿和充血。炎症消退后的淋巴结质稍硬实、色稍白、极少化脓或钙化,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及动物接种均阴性,镜检淋巴结呈一般炎性反应,无特殊性,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对肠道吸收的某种物质过敏有关。
发病年龄5~15岁较多,性别差别不明显,就诊时多有发作史。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程度不一,疼痛位置多变动。起病前全身有疲倦不适感,常有高热。多数病例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征,间有腹泻。常有咽喉炎症,或有颈淋巴结肿大及下腹压痛,一般无腹肌强直,扪无肿块。血象变化不一,白细胞计数偏低、正常或稍高。有人认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加。此病常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鉴别是如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腹痛前1~2天已有不适感,腹痛间歇性,触痛点偏内侧,可变动,无腹肌强直、轻度胃肠道反应等。术中发现典型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而阑尾无明显病变,就可确诊。鉴别诊断尚有其他原因所致的回盲部系膜淋巴结肿大,如结核性淋巴结炎(急性期)、急性局限性回肠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肿瘤等。应采用内科疗法。在临床上不能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时可先在治疗下作短期观察,如腹膜刺激症状增加,则宜施行剖腹探查,若术中发现阑尾无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典型炎性变化,则可肯定诊断。对肿大发炎的肠系膜淋巴结多不主张切除,术后加强上呼吸道炎症的防治,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