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Sixiang pinde jiaoyude jiben guilu
小学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必然趋势和内在的本质联系。
思想品德教育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先后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各个不同形式的教育,有本质区别,内在联系;有阶段性、继承性。思想品德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决定了其规律的多样性:有常见性的规律,有某一种教育形式下的特殊规律。其中思想品德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同社会生产力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适应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所制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是客观的,教育者们不能创造它、消灭它,只能按它的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或彻底失败。但在一定条件下,教育者们又能在认识、运用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采用各种教育方式、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主动地、自觉地、有效地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教育者不能无视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存在,或在思想品德教育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教育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充分地利用思想品德教育规律,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