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Sixiang pinde jiaoyu yuzhengzhi
反映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政治制度与学校为学生所进行的立场观点、思想意志、行为规范教育的相互作用。思想品德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社会意识、行为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具有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以及方法体系都为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政治制度所制约。具体表现在:
❶政治制度制约思想品德教育的性质。政治反映的是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以及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它对人们的行为带有强制性。政治制度不同,占统治地位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性质也不同。在社会主义中国,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 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制度下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根本性质的区别。中国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为指导的, 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之上的。
❷政治制度制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是指培养具有什么样思想品德的人,即培养年轻一代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上应该达到的规格。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他们需要培养能干的统治者和驯服的被统治者。他们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统治,巩固和发展自身的利益,按照“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给受教育者以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确定, 离不开社会主义政治对年轻一代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
❸政治制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阶级社会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是以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利益为根本原则,没有超阶级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占有生产者——奴隶,这时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向奴隶灌输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等思想,进行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鄙视劳动和劳动者以及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等内容的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决定于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
❹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体系。在剥削制度下,统治者要求被统治者对他们的绝对服从。这反映在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上,采取强制压服的办法,以培养俯首贴耳和盲从的奴才。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需要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自觉地、积极地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在教育方法上,采用民主、说服教育的方法,以使受教育者入脑入身、心悦诚服。
思想品德教育制约于政治的同时, 又反作用于政治。它积极影响政治,服务于政治。它对政治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❶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人才,为政治服务。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要通过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 把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受教育者,使之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统治人才,为维护和巩固现存的政治制度服务。
❷传播一定的阶级意识、制造舆论、影响群众和社会风尚。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向群众传播一定的阶级意识、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化,影响整个社会风俗、道德面貌和社会舆论,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