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怒族传统伦理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怒族传统伦理思想怒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总称。怒族居住在福贡、贡山地区的自称“阿怒”、“阿龙”,居住在碧江地区的自称“怒苏”等。元时称“路蛮”,明清时称“路人”。现有27,123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碧江、福贡三县及兰坪、维西等地。解放前,有的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有的则仍保留着原始公社制残余,存在着原始公有、伙有共耕和个体私有等多种土地所有制形态。怒族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该族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源于远古时候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是怒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女猎神》、《射太阳月亮》、《祖先阿铁》和《腊普与亚妮》等神话传说,集中反映了怒族远古先民们勤劳、善良的品质;敢于战胜野禽猛兽及各种自然灾害、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存发展的精神;以及兄妹成婚的血缘内婚制道德观念。《两朋友》、《两父子》、《两姐妹》、《两兄弟》、《好人与坏人》等民间故事,则通过善与恶、好与坏、是与非等相互对立的形象,分别给以肯定或否定、贬斥或赞扬的评价,在人们中起到了很好的道德教育作用。宗教文化也是怒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同样有怒族人道德观念的积淀。解放前,原始宗教在部分怒族人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处理人伦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及是非曲折时,往往采用神明裁判的方式。如用“捞水锅”的仪式来澄清嫌疑者。此仪式由巫师主持,先在地上架一口锅,内盛井水、江水、河水掺和的清水和石头,然后用柴火将水烧开(男的烧九捆柴,女的烧七捆柴),随即让受嫌疑者对天发誓,并将手伸进滚烫的水锅里捞出石头,还要用三碗谷子来搓手,若三天之内手不被烫伤,不起泡糜烂,证明受嫌疑者清白无辜,反之将受到严厉谴责和惩罚。类似的还有“拔火椿”、“喝血酒”等。此外,还有一些宗教禁忌性道德规范,如:祭场附近的“神林”不能随便砍伐,也不能在附近狩猎,不能在祭神的地方大小便;不许触动屋内(放水桶处)室外(屋后插有树枝等物的地方)的神住;野外设有木架或栽有竹竿,上有血迹,封有白纸条的祭物(系杀猪、鸡,吃血酒,以神权镇压无法调解的纠纷时的祭物),不能走近或触动等等。反映了怒族人的一些原始道德观念,显然是不科学的。经济不发达地区,还奉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道德观念,甚至有些地区还把“血族复仇”视作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在婚姻道德上,部分地区仍留有亚血缘族内婚的残余,普遍盛行转房制。父权至上,男尊女卑观念浓厚:男子享有财产继承权,妇女毫无经济权利,甚至不能参加公共事务及宗教祭典,开会或打猎时若看见妇女,往往被视为不吉利。妇女是生儿育女的工具和卖出或买进的财产。嫁女要收聘礼,姑娘成年后,家族中的长辈要共同为她定价:值几头黄牛。出嫁后,就被丈夫禁止参加社交活动。丈夫亡故后,妻子须转嫁其兄弟或其亲属。若要外嫁,须由后夫付给亡夫亲属以相当的身价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