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怎样订立劳动合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怎样订立劳动合同 《怎样订立劳动合同》这是陈云1933年7月2日写的文章。原载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第18期。1933年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的影响,党和工会在领导工人进行经济斗争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陈云在文中指出,中央苏区的工会领导机关,由于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发动群众积极讨论,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没有清楚地估计到合同上的每一条文必须是群众的迫切的要求,因此,很多合同的条文,都是照抄劳动法和江西、福建两省工会所发的斗争纲领,大半是千篇一律,没有地方性,没有企业的特殊性,没有时间性,很难实行起来。针对过去签订合同中这些普遍存在的毛病,陈云1933年6月在福建汀州(今长汀)领导工人与雇主订立合同采取了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的态度和方法。他以汀州京果业为例说明了如何来签订一个符合实际的合同。(1)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形,考察已订合同实行与否,了解工人的要求及情绪。(2)以党的支部为中心去动员群众,加强支部对工人签订合同的领导,并通过群众工作巩固党的组织。陈云先后召开了3次支部会议。第一次会议是详细说明政策,再由大家讨论,从与会人员的发言中考察党员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并经过充分的讨论,统一了认识;第二次会议,由党员报告各店上半年合同的执行情况,支部把同志们所提出的意见,归纳为六七个主要的条文,经过党员一致同意之后,分配每个党员到各店去向工人宣传,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第三次会议,由每个同志报告向京果业各店店员宣传的结果,从而掌握了工人的要求。随后就根据支部的意见,并考虑了群众的要求,核定了这次合同的条文,并由每个同志负责到各店去召集工人,征求意见,最后经过京果业工会支部的全体大会讨论,通过了合同条文,选举了签订合同的五人委员会,领导工人同每家店铺老板签合同。(3)应该订立实际的适合于汀州京果业目前情形的有弹性的合同。可将大会通过的条件作为标准,依照各店不同的特殊情形,与各店工人共同讨论,可以部分地修改合同上的某些条文。陈云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办法签订的合同才不致于重复劳动法条文,才不致于不切合实际,因而才有利于动员工人积极地为自己的合同的每一条文的实现而斗争。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陈云的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陈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高超的领导艺术,这也正是陈云在各个历史时期中不论党交给任何艰巨、复杂的任务都能做到失误较少、而成效较大的根本原因。对于当时反对党内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正确开展群众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全文约4 300字,载《陈云文选1926—1949年》。 ☚ 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