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建立元朝
古代国家兴建的历史事迹。蒙古大汗国建立后,蒙古军队继续向四边攻击,征服各民族区域的政权。忽必烈常年带兵在漠南作战,收罗了许多熟悉漠南社会情况的士人,史载:“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蕃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同以治道” ( 《元史·世祖纪》)。蒙古大汗蒙哥因其熟知漠南情况,遂将征服漠南地区事宜委托给忽必烈。公元1259年,忽必烈率兵南下长江地区,作战中,得到蒙哥汗在攻四川时负伤死去的消息,探知阿里不哥准备抢占关陇等地区,以优势据汗位。忽必烈采纳中原士人的意见,与南宋签立和议,麾军北还。公元1260年,“亲王合丹、阿只吉率西道诸王,塔察儿、也先歌、忽刺忽儿、爪都率东都诸王,皆来会,与诸大臣劝进” (同上)。在忽里台大会上忽必烈被推为大汗,其很快率部众平定了阿里不哥及诸王的反叛,又打垮了汉地的叛乱者。同时,由于蒙古大汗国贵族争夺汗位斗争的加剧,蒙古诸后王渐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份地内,蒙古汗国基本上分裂了,忽必烈身为大汗,对这种情况也只能默认,把注意力转到加强漠南地区的统治上。忽必烈即汗位时,曾接受士人建议,改年号为中统 (元年,1260),并采取金等政权的政制形式,设立了官制。至元八年 (1271) 十一月,忽必烈遂诏告天下,正式建立元朝 (元字取《易经》 中 “大哉乾元” 之义)。国号为大元,并迁都城至今北京,称为大都,或称为汗八里。其在建立元朝的过程中,调整了原蒙古汗国时期政制的形式,特别注重这一地区的农业水利等建设,并专设了官署。还将过去封赐贵族土地等传统作法调整为中原传统赐地形式,避免了蒙古贵族形成独据势力的弊病,便利了对漠南地区的控制。此时,还领导了征服宋的战争,使漠南全部成为元的统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