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忆江上吴处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忆江上吴处士
【释】 1.江上:指长江。吴处士: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处士:指隐居林泉不仕之人。 2.闽国:指福建。闽,古民族名,聚居于今福建省。《周礼·夏官·职方氏》有七闽。后因简称福建为闽。蟾蜍:癞蛤蟆。此处是月亮的代称。亏:损、缺。这句是说吴处士去闽,时间已有一个月。 3.渭水:渭河,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前秦、前赵、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定都于此。 4.此地:指渭水边分别之地。 5.兰桡(音 rao):用木兰树做的桨,代指船。殊:极,甚。此作“犹”解。 【译】 自从你扬帆远去福建, 月亮已经缺了又圆。 秋风吹动着渭水, 树叶飘落满长安。 记得你我在此地聚合的夜晚,b当时正是一场雷雨过后初寒。 而今你的船儿未返, 能否有你的消息,来自云海之端? 【评】 此诗为思念友人之作。其中頷联“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为名句。也有人认为描写秋风吹动渭水,落叶落满长安,也不过是北国秋天的平常景色,未见有特别之处。当然,若无全诗忆念友人之情怀、情境,单论秋风落叶,自然是秋日眼前平淡无奇之事。但如结合全诗忆念友人、特别是友人“闽国扬帆去”,南北遥遥,相隔万里,一旦北国秋天的景致投入眼帘,怎能不惹动思念友人的情怀?“吹”、“满”两个动词,给予这种秋天景色的到来以动感、过程感。遂使境界阔大雄浑起来。 忆江上吴处士
一位姓吴的隐士远游闽地,久不闻他的消息,作者写了这首诗,寄托对他的思念。 诗按五律传统的手法写成,谋篇布局之中显出作者炼字炼意的功力,看似平平叙来,行文之间却能做到首尾呼应,转承有致。诗的开头,交待了写作的情由: 朋友乘船驶向闽国,已经离去很久了。你看那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又过几多岁月? 蟾蜍原指传说中居住在月亮里的蛤蟆,这里是月亮的代称。颔联承接首二句,点出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和感受: 站在秋风吹皱的渭水边,望着落叶满街的长安,一片萧瑟,一片孤独。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颈联——对朋友相聚的回忆: 还记得吗?我们曾在这里聚首畅饮,通宵达旦,尽管当时雷雨交加,可谁也未察觉到一丝的凉意! 而现在这位友人又在何方?作者笔锋落在末两句的思念和惆怅里: 朋友的船终于没有返回,留在长安的人只能遥望那飘忽不定的海云抒发思愁了。兰桡,是对朋友所乘之船的美称,古人常称远游君子的船为木兰舟,兰桡即船桨。 这首诗在友情诗中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全诗紧扣题中的 “忆” 字,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但诗中却不露一个 “忆” 或“思”字,甚至没有一联一句直接描绘作者的这种情感。作者把全部的情语都化入景语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饱含情思的流动的景,景与景的自然拼接,揭示了作者深沉而含蓄的情。他用月亮的圆亏来表示朋友离别的长久; 用长安秋色来衬托自己的孤寂和思念; 用对往事的回忆来加强抒情的色彩,用友人扬帆与自己遥望的场景对比来刻画友谊的深厚和坚贞。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景色都显得素朴古雅,每一幕景语所含的潜场词则传达了他那真挚质朴的友情。诗中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以景传情写得极出色的佳句,正如清人吴乔所指出的那样: “非叙景,乃引情也。” ( 《围炉诗话》 ) 在诗歌的创作基调上,作者采用了以凄冷见热切,以疏淡见浓烈的方法,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用极为平淡的方式表现出来,使诗中的情感显得更加深沉,而无造作之态。作者写盼望友人消息时,并不显出一丝一毫的急切,而是强调自己的等待和耐心; 写思友心情时,则渲染长安的秋色和等待友人的寂寞。当他回忆朋友聚会情景,作者故意避开热烈场面的勾勒,仅用 “夕”字一笔带过,然后又以 “雷雨寒”来淡化往日的欢乐,让当时的 “寒”延续至今,以增强此时此地惆然有失的感觉,使人觉得那被掩藏起来的情感正在喷泄出来,格外动人。虽说诗中没有出现描绘诗人的笔墨,而诗人那一往情深的形象依然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①。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②。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③。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④。 【作者小传】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自称碣石山人、苦吟客,早年为僧,名无本,范阳(今北京)人。元和年间以诗投韩愈,为愈赏识,携之入京,返俗应举,然终身未第。曾为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卒于普州司仓参军任。生平见苏绛《贾司仓墓志铭》、何光远《鉴戒录》及《新唐书》本传等。今人李嘉言有《贾岛年谱》。其诗以苦吟著名,自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题材狭窄,多酬赠之作,表现愁苦孤独之情。诗境瘦僻,有“郊(孟郊)寒岛瘦”之称(苏轼《祭柳子玉文》)。《四部丛刊》本《长江集》较通行。今人李嘉言有《长江集新校》。 【解题】 此诗约作于在长安应试期间。江:长江。吴处士:名不详。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题意谓想念吴处士从长安南下,舟行迟缓,估计他还在江上。全诗感情宛转,层次清晰。颔联二句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据《唐摭言》卷十一记载,贾岛骑驴在街上构思这二句而冲撞京兆尹刘栖楚,被拘留一日才释放。这说法虽不可靠(刘任京兆尹前已与贾岛有来往),然可见其觅句苦吟之状。后人对此联展示之意境极为赞赏。宋周邦彦《齐天乐》词、元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皆曾化用此二句。 【注释】 ①二句意谓吴处士舟行到闽地去,已过了一个月。闽国扬帆去:即“扬帆闽国去”的倒装。闽国:指今福建一带。蟾蜍(chan chu):癞虾蟆,此处作月的代称,因传说月中有蟾蜍。亏复圆:缺了又圆,指已过一月。②二句意谓渭水上生秋风,长安满街落叶。写吴处士走后的长安已入秋天,烘托思念之情。渭(wei)水: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流经长安,在潼关入黄河。③二句回忆与吴处士在长安聚会的那天晚上正值雷雨天气。④二句意谓吴处士的船一时不会回来,只希望从海边高空传来消息。兰桡(rao):兰舟,用优质木料木兰做的船。海:闽地滨海。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舟已去,月又圆,想念的情思也被秋风吹得清凉了。落叶飘零,有如种种印象在回想中纷至沓来,是想象力被激情触发兴会,于是,意象在灵感的风中流动。 抒情的境界,便是个体审美知觉的时空,情调化入风格,意境乃流露了心灵深处的消息。秋风生渭水,自然落叶满长安。有悟性的人,可以在季节的循环中领会种种言外之意。寒意森然,秋已凉了;而友人尚在远方,缕缕温情系在天尽头。孤独的人,没有友情来温暖,心也寒。一个寒,一个远,两种感觉相互渗透,就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一片风景便是一种心境。物我两契,“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遂成千古名句,成就了寓远于寒的艺术境界。意境全出,对昔日聚会的回想,对远方云水的想象,自然一齐涌上心头。笔墨随意而情调浑然。先道出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再以眼前景曲传心头事,然后化心事为回想,然后化心事为想象,似漫不经心,谁又敢说不是苦吟的结果? 这正是以“落叶”写“秋风”,叶落眼前,而风从远方来,使所见与所想若合符契,诗思的线团自然舒卷,仿佛也道出了构思的心理活动。妙在寒的见闻与远的思念飘忽如秋风,亦远亦近,难以把捉;而记忆或联想中的印象又零散如落叶,使长安与福建、昔日与现在相互交错……一片水,一阵风,化作天边云,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就和盘端出。月盈亏而人离合,谁又能跳出三界之外?于是,“落叶”标出“秋风”的轨迹,诗思亦“扬帆去”,被灵感之风吹往“海云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