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护理
对由于患心脏病引起心力衰竭的病人护理。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均为老年人出现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按心脏病变部位不同,可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表现为肺部瘀血,常呈急性发作。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肝瘀血肿大。长期左心衰竭的基础上引起右心功能不全者为全心衰竭。心功能状态根据代偿和失代偿可分4级:心功能Ⅰ级:处于代偿期一般不受限制。心功能Ⅱ级:为Ⅰ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处于失代偿期,病人表现为多活动则喘。心功能Ⅲ级:体力劳动明显受限,稍活动则喘。心功能Ⅳ级:不能从事任何劳动,不活动亦喘,休息仍有症状,为重症心力衰竭。护理心力衰竭的病人根据其心脏功能状况分级护理。
❶心功能Ⅳ级者必需绝对卧床休息,严禁下床以防意外。心功能Ⅲ级者,应限制活动,多休息。
❷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宜用低盐,低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以降低新陈代谢,减轻心脏负荷。鼓励多吃蔬菜水果。进餐勿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荷。心功能Ⅱ级者每日食盐限制在5克以下。心功能Ⅲ级者每日食盐应控制在3克以下。心功能Ⅳ级者每日食盐严格控制在1克以下。还要控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如皮蛋,味精等。但须注意过分限制钠盐后可造成低钠血症。
❸对心力衰竭的老年人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测脉搏时应计数1分钟,并注意其节律。若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氧气吸入(见家庭吸氧法)。并协助病人安置舒适的卧位。一般在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半坐位,能使一部分血液由于重力作用转移到腹腔及下肢的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同时横膈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活量增加可使呼吸困难减轻。
❹病人长期半坐位,尾骨部位受压易发生褥疮,应该每日四次协助更换体位。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避免褥疮发生。
❺注意保持心衰病人大便通畅,尽力不要使其出现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胸内、腹内、颅内压力上升,加重心力衰竭。可造成心跳骤停或脑溢血。如发现便秘可参考“便秘的护理”。
❻心力衰竭老人用药要谨慎,容易出现毛地黄中毒,故用毛地黄时要注意测脉率,观察其食欲,有无恶心、呕吐、黄视或心律不齐。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尿量,如尿量增多应适当补给米汤,橘汁等,以防老人低钾症状。必要时给予10%氯化钾口服液10毫升1日3次。
❼室内环境要求安静、舒适,确保病人休息。
❽很多老年人长期心脏功能不佳,病情反复发作,因而心情烦躁失去生活信心,也促使心功能不全症状更加重。所以要安慰老人,解除其各种顾虑,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老年人交谈时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使其安心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