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按压术
心脏按压术是指心搏骤停后,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挤压心脏,使产生一定的心搏出量。虽然此法所产生的心搏出量远远达不到正常需要量,但对维持脑、心血循环,避免进一步损害有重要作用。在正确操作下,心脏按压可维持伤员生命达数小时而不发生中枢神经永久性损害,因此,是恢复自主心搏前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心脏按压必须配合人工呼吸,才能达到急救目的。
心脏按压分为胸外按压与胸内按压两种。胸外心脏按压时术者间断地加压于胸骨柄,使其至少向后移动4~5cm,使心脏受压于胸骨与脊柱之间,产生一定的心搏出量。操作时,伤员宜躺在无弹性的床上或地下,术者位于伤员一侧,以手掌后部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置于前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使上半身重量垂直通过上肢,作用在伤员胸骨上,以均匀而有节奏的力量加压。若一人兼作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80次/min,每按压15次,作两次口对口呼吸;若有两人进行,则按压频率为60次/min,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为5∶1。胸壁加压与松弛时间,以各占50%为好,延长加压时间,可增加心搏出量,但徒手操作很难完成。按压时要密切观察效果,随时作相应调整。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应见皮肤粘膜色泽转红、瞳孔缩小、可触及颈或股动脉搏动。胸内心脏按压是开胸后直接按压心脏,效果较胸外按压可靠。为争取时间,可不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切口应选择在第四肋间隙,男性在乳头下,女性绕过乳房下缘,从胸骨左缘外2.5cm处(避开乳房内动脉),沿第四肋间隙,一直伸向左腋中线,在分离肋间肌,切断第四肋软骨后,先用左手将肋骨牵开,即可将右手伸入胸腔按压心脏,随后再放置开胸器,扩大切口。操作时可先不切开心包,以减少按压时心肌损伤。为观察心脏或需电除颤时,再沿膈神经前缘剪开心包。单手按压,将四指平伸,置于心脏后壁,拇指与鱼际置于心脏前壁;亦可将拇指置于胸壁外,余四指置于心脏后壁按压心脏。双手按压则将一手置右心室壁,另手置左心室壁,双手同时用力按压心脏。胸内按压应避免心脏过多移位,以免腔静脉扭曲影响血液回流。按压时切勿将力点放在手指尖上,以防心肌损伤或破裂。为提高心脏按压效果,开胸心脏按压可暂时阻断降主动脉,以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对腹部以下大血管损伤出血所致的心搏骤停更有利。用抗休克裤亦可达到类似效果。尽快行气管内插管。
两种心脏按压所产生的心搏出血量均低于自主心搏,尤其是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指数只达胸内心脏按压的50%,不少伤员在胸外心脏按压失败后,改用胸内心脏按压而恢复自主心搏。胸外心脏按压不需要特殊器械,可用于前线伤员抢救,在二线以后医院亦宜作为抢救第一手措施。胸外心脏按压不当时,可致肋骨骨折、张力性气胸、肝破裂等。胸内心脏按压则应注意防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