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樊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樊逊 【生卒】:约515—568 【介绍】: 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今山西安泽)人。 北齐儒学家、无神论者。他少年时“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北齐书·樊逊传》)历任小史、主簿、主书及员外散骑侍郎等职。在思想上,他坚持以儒家为正统,对佛教及道教均持批判的态度。 他是在论述佛、道两教的对策中,显示出他的无神论思想的。他说:“臣闻天道性命,圣人所不言。盖以理绝涉求,难为称谓。伯阳道德之论,庄周逍遥之旨,遗言取意,犹有可寻。 至若金简玉书,神经秘录,三尺九转之奇,绛雪玄霜之异。淮南成道,犬吠云中;子乔得仙,剑飞天上,皆是凭虚之说,海枣之谈,求之如系风,学之如扑影。而燕君、齐后、秦皇、汉帝,信彼方士,冀遇其真,徐福去而不归,栾大往而无获,犹谓升遐倒影,抵掌可期;祭鬼求神,庶或不死。”(《北齐书·樊逊传》)这是对秦汉以来神仙方术、长生不死及白日飞升等迷信思想的批判。 此外,他还批驳佛教的因果报应论,认为“造化之理,既寂寞而无传;报应之来,固难得而妄说。”(同上)可见,他将神仙不死,看成是“凭虚之说”,将因果报应,说成是“虚无”、“妄说”。对于佛教传布的道理,也有所批判。 樊逊更以佛教与儒学不相合为由,主张将佛教抛弃:“二班勒史,两马制书,未见三世之辞,无闻一乘之旨。帝乐王礼,尚有时而沿革;左道怪民,亦何疑于沙汰。”(同上)这里班彪、班固著史,司马谈、司马迁写史,从未谈及佛学“三世”以及“经乘”,足见历史上并没有佛教一席一地,所以他提出禁绝佛教,沙汰僧徒。可见他的无神论思想,主要表现在对于佛、道两教的激烈批判之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