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室内差异传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室内差异传导aberrant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又叫心室内异路传导,或心室迷走反应,系指心室上性过早搏动通过心室传导组织时,有部分组织处于前1个激动引起的反拗期,而出现差异传导而言。此种传导也是一种干扰现象,多见于心室上性过早搏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见于心房纤颤时。心电图特点是:QRS波宽大畸形,伴ST及T改变;QRS波多呈双相性;QRS前可见到1个提前出现的P波,房颤时则为“f”波。

心室内差异传导

心室内差异传导

由于生理性传导变异,造成心室除极顺序发生变化,QRS波群异于正常的现象,称为心室内差异传导。它往往和心率有关,故又称相性心室内差异传导。常见于室上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不完全性房室脱节的心室夺获中。
发病机理是异位节律发生过早,在前向传导中部分传导系统尚处于生理性不应期,故只能以较慢速度或从已脱离不应期的其他部分传到心室,心室除极和复极顺序就与平时不同,遂产生室内差异传导。异位冲动产生愈早发生室内差异传导的可能性也愈大; 心动过速的频率愈快也越容易出现心室内差异传导。在一个长周期后出现的心搏将有一个较长的不应期,其后的一个早出现的心搏便容易发生差异传导,称为Ashman现象。
心电图特征为提前发生的室上性冲动,其下传的QRS波群畸形,最常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型,初始向量与正常传导者同,在V1中呈三相型,少数可呈左束支或左后分支阻滞型。诊断主要在于确定这些提前的畸形QRS波群是由室上性冲动下传所引起。
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是一种生理性传导障碍,无临床重要性,亦无需治疗。治疗针对引起本现象的心律失常。
室内差异传导有时可以连续发生,形成所谓 “蝉联现象”,易被误认为室性心动过速(图)。室性早搏引起的折返心搏也常伴有差异传导而被误认为连发的多源性早搏,须注意鉴别。判断心房颤动中畸形QRS波群是室内差异传导抑室性早搏,较为困难,而临床上却十分重要,前者常是使用洋地黄的指征,而后者是洋地黄过量的表现,在鉴别有困难而又怀疑洋地黄用量不足时,可在密切观察下给予静脉注射毛花甙丙0.2mg。若为室内差异传导则减少或消失,而室性早搏则将增加。



室内差异传导的蝉联现象


频繁的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部分未下传。早搏形成两次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开始的房性心动过速中前四个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蝉联现象,第二阵房性心动过速频率与第一阵房性心动过速相同,仅前一周期短0.01s,所以没有发生室内差异传导。

所谓非相性心室内差异传导是指交接处逸搏的QRS波群形态与下传的不同而言,也有认为是:
❶冲动起源于交接处,而希司束有纵向分离,使心室除极不同步;
❷冲动起源于分支;
❸结下发生4相传导阻滞等所造成。
☚ 心室内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
心室内差异传导

心室内差异传导intraventricular aberrant conduction

即由于生理性传导变异,造成心室除极顺序发生变化,QRS波群异于正常的现象。该现象由Lewis于1912年首先报道。心室内差异传导,往往与心率有关,故Schamroth于1963年又将其分为时相性和非时相性两种。发生机制是异位激动发生过早,在向前传导中,部分传导系统尚处于生理性不应期,故只能以较慢的速度或从脱离不应期的其他部分到心室,因而心室除极和复极顺序与平时不同,遂产生室内差异性传导。异位激动产生愈早,发生室内差异传导的可能性也愈大,心动过速的频率也愈快,也就越容易出现心室内差异传导。其心电图主要特点是:
❶提前出现的室上性激动,其QRS波群畸形;
❷畸形的QRS波群常呈右束支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
❸心室内差异传导也可连续发生,而形成蝉连现象*

☚ 室性心律的传出阻滞   慢频率依赖性差传 ☛
000133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