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黑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德黑兰Tehran都城名。在今伊朗中北部,厄尔布尔士山南麓。其名源于古波斯语,意为温暖的地方。公元4世纪时,为伊朗古都城列伊郊外村镇。1220年被蒙古人摧毁,其时,德黑兰已颇具规模,辖有12个区。1553~1554年,波斯沙法维德王朝时开辟为集市,环城建起围墙,有4座城门,114个塔楼。1788年卡贾尔王朝在此建都,称今名。今为伊朗首都。古代为丝绸之路的中间站。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国的美、英、苏首脑曾在此举行德黑兰会议。主要研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市内著名建筑有1800年以后兴建的大宫殿和清真寺等。 德黑兰dé hēi lán伊朗首都。[英] Tehran。1857年伟烈亚力编《六合丛谈》二:“若波斯仍不受命,当添兵至二万,取路时腊进攻德黑兰。” 德黑兰伊朗首都,中央省省会,全国最大城市。位于伊朗中部偏北,伊朗高原北缘,厄尔布尔士山脉的南麓,距里海约100km处,海拔844m。伊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西亚最大城市,总面积282km2,人口1100万(2004)。属典型大陆性气候,7月平均气温29.1℃,1月0.9℃,年降水量仅200mm。从1785年起成为伊朗首都。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首脑曾在此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1次高级会谈。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全市现代化工业占全国1/3,其中加工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0%。产业工人数占全国产业工人总人数的40%。地毯、丝织品、刺绣等手工业品久负盛名。市内设有多所高等院校、科研中心和体育场馆等。1974年第7届亚运会曾在此举行。是全国铁路与公路干线的中心,还是联结亚、欧、非3大洲的重要国际航空港。 德黑兰Teheran伊朗首都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最大城市和重要国际航空港。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伊朗高原西北缘。人口602万(1986)。伊朗最大工业中心,有机械、炼油、化学、轻纺等工业部门。 德黑兰 德黑兰伊朗首都,中央省首府,全国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距里海岸约100公里。海拔1,200—1,500米。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约占伊朗总人口的1/6。它在9世纪是雷伊城的郊区,成为首都只有近200年的历史,18世纪80年代恺加王朝建都与此,称德黑兰,波斯语意为“暖地”,今尚有恺加王朝先后建立的两道城墙,长约16公里,设城门12座。古代“丝绸之路”的中间站。有纺织、榨油、卷烟、皮革制品、食品加工、家具、玻璃、药品、水泥、陶瓷、机械、电器、汽车装配与炼油、炼铜以及军火等工厂。地毯、丝织品和刺绣等手工业素负盛名。有德黑兰大学、伊朗工业大学和伊朗国家大学。市内有气派宏伟、风格新颖的自由纪念塔。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全塔为灰白色,登塔眺望,德黑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德黑兰有许多古迹和博物馆、富丽堂皇的古勒斯坦宫和大理石宫、伊朗中央银行的地下保险库的珍宝博物馆、以及专门展览驰名世界的波斯地毯的博物馆等等。有阿里亚梅尔现代化的可容纳10万观众的体育中心。德黑兰一年四季盛开着鲜花,特别是波斯人喜爱的玫瑰花,街道中心装有喷泉,形成街心花园,华丽壮观。 ☚ 黎巴嫩 德累斯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