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华银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德华银行 德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金融机构。1889年(光绪十五年)由德国十三家银行合资创办,总行设上海。次年起营业。先后在青岛、济南、天津、汉口、北京等地设分行。中日甲午战后,与汇丰银行一起,向清廷提供“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并成为以关税作担保的庚子赔款保管者之一。后又代表德国加入对华贷款的银行团。曾在中国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1917年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停业。战后除济南外,总、分行相继复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 德华银行 德华银行德国在华主要银行。由德国13家银行和企业按照汇丰银行模式发起创办,总行设在上海,1890年1月1日开业。额定资本750万两(银两)。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有天津、汉口、青岛、济南、北京、广州等,并在日本的横滨、神户,德国的汉堡,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分行。曾多次参与对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大额借款,如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津浦铁路借款、湖广铁路借款,以及对袁世凯政府的善后大借款,合计达2600万英镑,取得了中国关税、盐税的存储保管权。1906年起,取得德国政府发行银行券的特许令,在中国境内发行银元券和银两券。1913年在上海、青岛等地的流通额为364万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华势力削弱,该行业务也不如往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行由中国政府指定中国银行接管清理。 ☚ 中日实业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 ☛ 德华银行 德华银行Deutsche Asiatische Bank是以汇丰银行为模型,总行设在上海的德国银行。1890年成立。在天津、济南、北京等地设有分行。带有浓厚的投资银行色彩,是德国对华资本输出的得力工具。该行的500万两资本中,和中国借款发生直接关系的公司企业投资占一半以上。1917年8月中国对德宣战后, 被没收,停止营业,其上海分行行址交给交通银行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业并增设在华分支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国民政府接收清理。 ☚ 横滨正金银行 三菱银行 ☛ 德华银行 德华银行德国垄断资本为在旧中国推行资本输出而设立的一家银行。成立于1890年1月,总行设在上海。最初发起者是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国家贴现公司和瓦沙公司等几家资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它们是应德国政府的要求、经过酝酿而组成一个新的辛迪加的。创设的宗旨,除了“加强德国和东亚市场的商业联系,……扩大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以外,特别强调要为执行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借款合同“提供款项”。这正符合德国政府要把所有资力雄厚的德国银行联合起来,以谋取在中国的最大权益的目的。它成立时的500万两资本中,同中国借款有直接关系的德国公司的投资,占了一半以上。从其成立时起,就带有浓厚的投资银行的色彩。 ☚ 丽如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 ☛ 德华银行德国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金融机构。1889年由德国13家大银行投资创设。总行设在上海,后陆续在汉口、青岛、天津、香港、济南、北京、广州等地设立分行。资本定为白银五百万两,它以发行纸币、提供贷款、经营铁路建筑等方式,推进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907年北洋军阀政府对德宣战后停业。战后总分行先后复业(济南等地除外)。是德国对华经济侵略的大本营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国民党政府指定的银行接收清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