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德华银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德华银行

 德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金融机构。1889年(光绪十五年)由德国十三家银行合资创办,总行设上海。次年起营业。先后在青岛、济南、天津、汉口、北京等地设分行。中日甲午战后,与汇丰银行一起,向清廷提供“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并成为以关税作担保的庚子赔款保管者之一。后又代表德国加入对华贷款的银行团。曾在中国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1917年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停业。战后除济南外,总、分行相继复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
德华银行

德华银行

德国在华主要银行。由德国13家银行和企业按照汇丰银行模式发起创办,总行设在上海,1890年1月1日开业。额定资本750万两(银两)。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有天津、汉口、青岛、济南、北京、广州等,并在日本的横滨、神户,德国的汉堡,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分行。曾多次参与对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大额借款,如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津浦铁路借款、湖广铁路借款,以及对袁世凯政府的善后大借款,合计达2600万英镑,取得了中国关税、盐税的存储保管权。1906年起,取得德国政府发行银行券的特许令,在中国境内发行银元券和银两券。1913年在上海、青岛等地的流通额为364万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华势力削弱,该行业务也不如往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行由中国政府指定中国银行接管清理。

☚ 中日实业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 ☛
德华银行

德华银行Deutsche Asiatische Bank

是以汇丰银行为模型,总行设在上海的德国银行。1890年成立。在天津、济南、北京等地设有分行。带有浓厚的投资银行色彩,是德国对华资本输出的得力工具。该行的500万两资本中,和中国借款发生直接关系的公司企业投资占一半以上。1917年8月中国对德宣战后, 被没收,停止营业,其上海分行行址交给交通银行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业并增设在华分支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国民政府接收清理。

☚ 横滨正金银行   三菱银行 ☛
德华银行

德华银行

德国垄断资本为在旧中国推行资本输出而设立的一家银行。成立于1890年1月,总行设在上海。最初发起者是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国家贴现公司和瓦沙公司等几家资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它们是应德国政府的要求、经过酝酿而组成一个新的辛迪加的。创设的宗旨,除了“加强德国和东亚市场的商业联系,……扩大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以外,特别强调要为执行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借款合同“提供款项”。这正符合德国政府要把所有资力雄厚的德国银行联合起来,以谋取在中国的最大权益的目的。它成立时的500万两资本中,同中国借款有直接关系的德国公司的投资,占了一半以上。从其成立时起,就带有浓厚的投资银行的色彩。
对清政府的巨额贷款始自1896年的“英德借款”。1894年后,各国对华资本输出激烈地展开,为了把中国置于它们的财政资本控制之下,都把贷款作为对中国扩大势力范围的一种手段,在借款优先权的竞争上,各施手腕,争夺剧烈。那时俄法银行为一边,英国就拉拢德国银行为另一边。1896年“英德借款”总额为1600万镑,就是由汇丰银行和德华银行各半承担,接着1898年的“英德续借款”1600万镑,也是由这两家银行各承担800万镑。前者期限为36年,后者为45年。它们通过各自在伦敦和柏林市场上发行债票从而募集资金。在柏林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前一笔为99%,后一笔为90%,而它付给清政府时的折扣分别为94%和83%,单是这中间的差额就达96万镑。这就是投资银行的利益所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国对中国铁路借款优先权的争夺同样非常剧烈。铁道是使落后国家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流通范围的重要因素,往往是某一条铁路由哪一国贷款筑造,哪一国的势力就在这一区域迅速扩张。德国为了增强在胶州湾和山东的势力,德华银行便承担了1908和1910年两笔“津浦铁路借款”共800万镑中的63%,即504万镑,另外37%由汇丰银行与怡和洋行合组的中英银公司承担。两笔借款的期限均为30年,筹集资金的途径仍为在柏林市场上发行债券。发行价格,前者为98.75%,后者为100.5%,而它付给借款人的折扣,分别为93%和95%,除了取得发行的利益外,按照借款合同规定,铁路筑造时所需要的器材,德国制造的享有优先权。这样资本输出又带动了本国的商品输出。
它作为“五国银行团”的一员,对1913年贷给袁世凯政府的2500万镑的“善后大借款”,也承担了其中的600万镑,因此它也和其他有关贷款银行一样,获得了关税和盐税的存储保管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北洋政府对德国宣战,该行被北洋政府接收停业。大战结束后重新开业,但在金融界的地位和重要性,已不能与战前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德、意、日同属轴心国,战时在日军占领区,仍能继续营业,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指定由中国银行对它的上海总行和五个在华分支行进行接管。它在旧中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生涯就此结束。

☚ 丽如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 ☛

德华银行

德国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金融机构。1889年由德国13家大银行投资创设。总行设在上海,后陆续在汉口、青岛、天津、香港、济南、北京、广州等地设立分行。资本定为白银五百万两,它以发行纸币、提供贷款、经营铁路建筑等方式,推进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907年北洋军阀政府对德宣战后停业。战后总分行先后复业(济南等地除外)。是德国对华经济侵略的大本营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国民党政府指定的银行接收清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