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3R” 原则
循环经济发展中,减量化原则 (Reduce)、再利用原则 (Reuse) 和再循环原则 (Recycle) 的统称。“3R” 原则的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必不可少。“3R” 原则的具体内容是:
❶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减少进入社会循环系统的物质流量,属于输入端预防控制原则。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产品的包装简单朴实,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❷再利用原则。属过程性方法。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制品及其包装要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 还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达到废弃物减量化的目标。
❸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再利用的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属输出端方法,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 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他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具体的实践中,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即要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如光纤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电话传输线中对铜线的使用。过度包装或一次性的物品不符合减量化原则。在消费中,可以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如减少所要买的东西,不让物品变成垃圾。而再利用原则是尽可能多次多种方式的使用已经购买的产品。通过再利用,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如标准尺寸设计能使计算机、电视机和其他电子装置中的电路非常容易和便捷地更换,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在生活中,在一样物品扔掉之前,想一想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他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而再循环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再循环是把物品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再循环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最合意的再循环方式是原级再循环,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再循环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略为逊色的再循环是次级再循环,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