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御览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御览诗 御览诗唐诗总集。又名《元和御览》、《选进诗》、《唐新诗》。一卷。唐令狐楚编。令狐楚在宪宗元和中任翰林学士,守中书舍人,奉敕编纂新诗备览,故以命集。楚仿《诗三百》例,选三十家诗,起于刘方平,下迄梁鍠,得三百十篇(据陆游所见卢纶墓碑之记载),今本仅存二百八十九首,已有散佚。所选诗均为近体诗,“妍艳短章”(毛晋《识语》),入选大历以来诗人,下及张籍、杨巨源等当代作家,可见时人崇尚近体诗的风习。此集系帝王御览,禁外少见,故《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均未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始载及之。有汲古阁本,收入毛晋所刊《唐人选唐诗(八种)》中,《唐人选唐诗(十种)》,即据此排印。 ☚ 三舍人集 盛山十二诗联卷 ☛ 御览诗 御览诗供帝王阅读的诗。唐令狐楚编有《御览诗》一卷,收录作者三十人,作品二百八十九首,皆当时诗坛名流流传较广的诗作。 ☚ 御制诗 女郎诗 ☛ 御览诗 右《唐御览诗》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学士令狐楚所集也。按卢纶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丞采诗第名家,得三百一十篇,公之章句,奏御者居十之一。”今《御览》所载纶诗正三十二篇,所谓“居十之一”者也。据此,则《御览》为唐旧本不疑。然碑云三百十一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盖散佚多矣。 《唐御览诗》一卷。唐翰林学士令狐楚纂刘方平而下迄于梁锽,凡三十人,诗二百八十九首。一名《唐新诗》,又名《选进集》,又名 《元和御览》。 所录仅三十人,进诗不满三十首,与世所选十九不侔,如箫邃箜篌,异指同音,律有所持,调有所协,故足传也。……余读之,心醉十日尚未能醒。 宪宗敕学士令狐楚纂进,一卷。又名《选进集》。所载代、德两朝及元和初诸家,凡三十人诗三百余首,内惟李益、卢纶、杨凝居多,其诗皆妍艳短章,原题亦多以嫌讳有所改易。取资宸瞩,非允艺裁。 元和中,学士令狐楚所编《御览诗》一卷,凡三十人,诗二百八十九首。按《卢纶墓碑》“诗三百十一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则中有散逸矣。予初见《御览诗》,以为皆初盛唐台阁冠冕之制,及读其诗,乃大历以后人不知名者居半,且其诗多纤艳语而实非正变,僻调亦往往见之。毛晋云: 章武帝命采新诗备览,学士汇次名流,选进妍艳短章三百有奇,则斯集可知。 其诗惟取近体,无一古体。即 《巫山高》等之用乐府题者,亦皆律诗。盖中唐以后,世务以声病谐婉相尚,其奋起而追古调者,不过韩愈等数人。(令狐) 楚亦限于风气,不能自异也。本传称楚于笺奏制令尤善,……《旧唐书·李商隐传》亦称楚能章奏,以其道授商隐,均不称其诗。刘禹锡集和楚诗,虽有风情,不似四登坛句。而今所传诗一卷,惟《宫中乐》五首、《从军词》五首、《年少行》四首,差为可观,气格色泽,皆与此集相同,盖取其性之所近。其他……皆时作鄙句,而《赠毛仙翁》一首,尤为拙钝,盖不甚避俚俗者。故此集所录, 如卢纶《送道士》诗、 《附马花烛》诗, 郑𫔧 《邯郸侠少年》诗,杨凌《阁前双槿》诗,皆颇涉俗格,亦其素习然也。然大致雍容谐雅,不失风格,上比《箧中集》则不足,下方 《才调集》 则有余,亦不以一二疵累弃其全书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