徛及jǐ站立。例:硬耨(nǒu)~上不走。 ❍ 罚学生让站~端端地不准动。 《广韵》:“徛,立也。” 徛kie242[k′iε]站,立 ⊳~𠲥(站着) |~起去(站起来) |~岗(站岗)。 徛《广韵》渠綺·紙;kiâ‖jì站立:我~伫戏园门口等汝gguǎ kiâ dî hìhńg bbngkǎo dǎn li(我站在剧院门口等你)。《广韵》:“徛,立也。”
◇ kiā❶居住:汝~倒落? lǐ kiâ dǒlóh(你住哪儿?) ❍ ~家kiâgē(住家) ❍ ~起kiâkǐ(起居)。 ❷竖立:~电灯柱kiâ diândīng tiâo(竖电灯杆)。 ❸直立的:~橱kiâdú ❍ ~柜kiâguî。 ❹设立:~武术馆kiâ bbǔsút guǎn。 ❺立:~户主的名kiâ hoôzǔ e bbniá(立户主的名字)。 ❻分立:三骹~ snā kā kiâ(分立三份) ❍ ~柱kiâ tiâo(旧指分立族房)。 ❼掌管、经营:~鼎kiâdniǎ(掌勺) ❍ ~店kiâ diàm(掌管商店)。 ❽独据、独占:行棋,伊是~王的gniágí, yī sîkiâ'óng e(下棋他独占鳌头)。 ❾名词,多为直立形,能起支撑作用的:门~bbngkiâ(门框两边的直木) ❍ 桶~tǎngkiâ。 ❿量词,用于竖立的东西:八~石柱buēh kiâ zióhtiâo(八条石柱)。 徛{}四5583①名溪流中用以渡人的踏脚石。一说石桥。古北方方言。《广雅》:「~,步桥也。」清王念孙疏证:「《尔雅》:『石杠谓之~。』郭注云:『聚石水中以为步渡彴也。或曰今之石桥。』《释文》云:『今关西呼~。』」②名梃子:器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部分。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门~门框两边的直木‖𢈉~窗梃‖桶~。③名汉字笔画「丨」的名称:竖。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④动站立。⑴北京官话。北京〖 〗。⑵徽语。安徽休宁。⑶吴语。江苏常州〖 〗。~有~相站要有站的样子。浙江金华岩下〖 〗。~起来。浙江青田〖ge34〗、温州〖 〗。上海崇明〖gei242〗。福建浦城〖kue54〗、浦城盘亭〖 〗。⑷湘语。湖南长沙〖 〗。~在门口。四川达县〖 〗。⑸赣语。江西南昌〖 〗。~久了累,坐下子吧。江西新干〖 〗、宜春〖 〗、波阳〖 〗、高安老屋周家〖 〗。湖北东南部〖 〗。湖南浏阳〖kߵi11〗。福建建宁〖kߵie55〗。⑹客话。江西瑞金〖 〗、赣州蟠龙〖 〗。福建永定下洋〖kߵi55〗、连城庙前〖 〗、宁化〖 〗、长汀〖 〗、清流、上杭、武平。四川成都龙潭寺〖 〗。⑺粤语。广东广州〖kߵei23〗。~起身站起来‖~𫪈处唔好㤢站在那儿别动‖㢥𡰪(〖 〗)~直挺挺地站着。广东信宜〖kߵei23〗。⑻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门口站在门口‖~柜台立柜台‖~直站直。福建永春〖kߵia22〗。~一下仔站一会儿。福建福州〖 〗、建瓯〖 〗、三明〖kߵo353〗、福安〖kߵe23〗、仙游〖kߵya31〗。广东汕头〖kߵia35〗。大家坐落来,勿~大家坐下来,不要站着。广东海康〖kߵia33〗、潮阳〖kߵia313〗。海南琼山〖 〗。台湾〖kߵia33〗。⑼土话。湖南临武江楚〖kߵi35〗、金江〖 〗、江永〖 〗。⑤动盖(房子)。⑴吴语。福建浦城南浦〖kߵue312〗、浦城忠信〖 〗、浦城盘亭〖kue35〗。⑵闽语。福建浦城临江〖kui22〗、松溪〖 〗、政和〖 〗、大田前路〖kߵia31〗。⑥动居住;住宿。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所‖~一暗住一夜‖厦门~真久。⑦动陡立;耸立。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⑧动竖起;竖立。⑴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寒毛~下~下,怕冷‖头发~下起,走去剃了‖公鸡相打,毛~起。⑵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一支柱竖立一根柱子‖侹~竖着‖~旗竖起旗子。⑨动建立;设置。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栈建立仓库、栈房‖~馆设立馆塾,教武术或南曲等。⑩动分立。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四骹~分立四份‖~股分设股份‖~柱分立族房(封建的)。⑪动经营;掌管。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店‖~鼎掌勺。⑫动登记;注明。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户头登上户主‖~日子注明日期‖~款署款。⑬动逗留。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前~后‖~市。⑭形陡;陡峭。⑴赣语。江西莲花〖 〗。⑵客话。江西瑞金〖 〗、赣州蟠龙〖 〗。⑶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台湾〖kia33〗。⑮形厚。客话。福建连城庙前〖 〗。⑯形站立的;直立的;直上直下的。粤语。广东广州〖kߵei23〗。~身煲高庄的沙锅‖~桶上下一般粗的水桶。⑰量根(用于竖立的东西)。闽语。福建厦门〖kߵia22〗。在安放五~石柱‖十~石条。   徛jì〈文〉 ❶放在河中借以涉水的石头;也指石桥。 ❷立;站立。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器石 > 徛 徛 jì 亦作“碕”。亦稱“彴”。溪流中的踏脚石。《爾雅·釋宫》:“徛,石杠謂之徛。”郭璞注:“聚石水中,以爲步渡彴也。”《玉篇·彳部》:“彴,徛渡也。”《新唐書·諸帝公主傳·中宗八女》:“司農卿趙履温爲繕治,累石肖華山,隥彴横邪,四淵九折,以石瀵水。”《集韻·支韻》:“碕,聚石爲彴。通作徛。”一説,石橋。 徛ji8FC2 〈文〉❶放在水中用以渡河的踏脚石(见《尔雅》)。 ❷站立(见《广韵》)。 各种用途的石 各种用途的石锻打用的石砧:碫 捣衣石:砧(砧石;砧杵) 碪石 做建筑物基础的石:基石(奠~) 柱下石:础(柱础) 磉(石磉) 柱脚石 柱子下边的石礅子:礩 磌 砌台阶的石:阶石 砌石 阶旁所砌的斜石:戺(阶戺) 打入地中固基或维系的石:桩(桩石;桥~) 作碑之石:碑石 石锚或岸边系绳用的石:碇(下~;启~) 放在水中用来过河的石:徛 隥彴 立在交界处的石:界石 ☚ 美石 磨石 ☛ 徛jì[书] Ⅰ (石桥,放在水中用来渡水的石头) stones put in a river serving as an aqueduct Ⅱ (站立) stand;be on one's feet 徛jì11画 彳部 〈书〉 放在水中供人渡河的石头;石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