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得到贤才,则国家安定,声名荣耀;失去贤才,则国家危亡,声名蒙受耻辱。指人才牵系着国家的安危和事业的盛衰。语出《吕氏春秋·求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例] “~”。在古代,由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对国家管理的决定作用不易被人们所觉察,而人才的盛衰与国家管理的成败关系则容易见到。(袁闯《中国管理通鉴·名言卷》三)|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西南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