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伯乐(bólè):古代善于相马的人。欧冶(yě):古代善于造剑的人。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得到十把好剑,不如得到一个善于造剑的人。指得到什么,都不如得到人才。《吕氏春秋·赞能》:“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例】皇太后神情凄楚地说:“人常讲,‘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苏轼虽非圣人,也是百年人物。只是口无遮拦、信笔纵情,染有历代文人的毛病,恃才傲物,免不了得罪一些人。其实,这有什么要紧,‘自古文人做王侯’,唐代的李白不是还要高力士为他脱靴吗?”(颜廷瑞《汴京风骚》) 简作〔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 【例】一个单位需要各种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善于识别人才的领导者更加难得。古人所说“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李伯箫等《领导手册·用人编》)【提示】“冶”不要写成“治”。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伯乐(bólè):古代善于相马的人。欧冶(yě):古代善于造剑的人。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得到十把好剑,不如得到一个善于造剑的人。指得到什么,都不如得到人才。《吕氏春秋·赞能》:“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伯乐(bólè): 春秋时善于相马的人。欧冶(yě): 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得到十把好剑,不如得到一个善于铸剑的人。指人才是保证事业兴盛的第一要素。语出《吕氏春秋·赞能》:“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受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例] ~。鲍叔荐管仲而齐霸,沈尹茎荐孙叔敖而楚霸。(宋·黄震《黄氏日抄·读诸子·〈吕氏春秋〉》)|“~;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一个不出色甚至相当不景气的单位,如果一把手得力,就可能带动“一班人”很快转机,走出困境,乃至迈上一两个台阶。反之,一个好端端的单位,只是由于一把手不得力,就可能把事业搞得江河日下,成了败家子儿。(高深《关键要有好“班长”》)|“~;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这就是我们古人对物与人的比较。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也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可以把我的资金、厂房、设备全拿走,只要人不动,十年后我还是世界第一。”资金、厂房、设备,与人相比,到底哪个更有价值?在卡耐基眼中,人最有价值。(王小平《本领恐慌·重估学习价值》一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