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禹功雪中梅竹卷宋代书画,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心纵30,横122厘米,绢本,水墨画由左向右斜伸一枝寒梅,疏落有致的生长着绽开的花朵和欲放的蓓蕾,用浓墨写枝,细墨勾花,只圈花瓣,不用墨晕。雪压枝头的梅花,在两竿修竹的衬托下,尤显得意境清新,淡雅野趣。“辛酉人禹功作”行书款,书于不显眼的竹节中。这幅雪中梅竹图,实际上是宋元梅花合卷中的一幅,除杨无咎自书《柳梢青》咏梅十阙,系后补入外,又有赵孟頫二跋,元人张雨小楷书,步杨氏《柳梢青》韵一阙,后吴瓘、吴镇既作画又题咏,拖尾有元高仪甫,明人吴宽、杨循吉、黄云、徐守和等人前后诗题词意与书法皆历清秀悦人,与此图同属精华之作。画面有清乾隆弘历及诸臣工数题。徐禹功画史记载寥寥,所幸卷后南宋名画家赵孟坚在宝祐丁巳(1257)夏、冬两跋中,获知徐氏生于绍兴十一年(1141)。跋中题曰:“禹功不自标名,第曰辛酉人,不知淳熙前辛酉,或是庆元后辛酉也。逃禅(杨无咎)生于绍圣之丁丑,殁于乾道之己丑,禹功云得之面授法,其淳熙辛酉人欤?及逃禅之终,年已廿八岁矣。”据此推算出徐禹功的出生之年。提出徐禹功年青时受到杨无咎的教晦,最得杨氏神韵,并感慨长期不得闻名于世,深为憾事。元代吴瓘、吴镇也对此件作品,作了比较精确的概述,他们认为徐禹功是杨无咎的高足弟子,其画精妙绝伦。以水墨分成浓淡的梅竹,笔墨沉着清润,笔势洒落而不粗疏,积雪压枝,冷香扑鼻,犹见梅竹的傲雪挺拔,极富生趣,充分显示出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徐禹功宏扬其优良传统,有承先启后之功,此图已成为徐氏传世孤本,其历史、艺术价值可与拱璧同珍。前隔水有明人徐守和行书“梅花三昧甲 观”六字题签。《寓意编》、《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墨缘汇观》及《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